川普證實正在與中國進行激烈的貿易戰攻防,更指責中國對抗世界經濟秩序,因此加徵 100% 的防禦性關稅高科技與加密市場首當其衝,資金流向避險資產。(前情提要:川普考慮10/23特赦趙長鵬CZ:罪責薄弱,完全不值得監禁與指控)(背景補充:川普威脅停止中國食用油進口:不買美國大豆就準備被報復,關稅加100%)
本文目錄
全面關稅宣告,貿易戰正式點火加密貨幣、稀土供應成風險敞口全球資本避險,國際格局再洗牌
在白宮南草坪的臨時記者會上,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面對媒體提問「是否與中國進行貿易戰」拋出一句「嗯,我們現在就在其中」,正式承認美中貿易戰全面升級。這句話宣告 100% 對華進口關稅將於 11 月 1 日上路,原因直指中國收緊稀土出口。從那一刻起,華爾街、矽谷到全球加密貨幣市場,同時感受到一股寒流。
全面關稅宣告,貿易戰正式點火
川普把中國的稀土管制形容為「極具侵略性」,並強調關稅是國家安全的防禦,新稅率遠高於過去 30% 至 145% 的區間。財政部長斯科特·貝塞恩特警告北京若不放鬆限制,後果將更嚴重,他強調:
「這是中國對抗全世界。」
此舉意味經濟格局、供應鏈、定價與投資策略都必須重新計算。
加密貨幣、稀土供應成風險敞口
地緣政治的火藥味,首先在加密市場引爆,10 月 10 日川普於社群媒體發表關稅威脅時,比特幣價格幾小時內 跌破 108,000 美元,單日跌幅逾 10%,當日標普 500 跌 2%,納指跌 2.7%,其他代幣甚至挫跌 20% 到 40%。分析師在研究中指出,投資人正把比特幣當成美中博弈的「即時民調」。
衝擊不只在價格圖表。中國長期主導 ASIC 礦機生產,關稅直接推高硬體成本,美國買家現在為中國產礦機支付 57.6% 關稅,從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輸入也要 21.6%。
稀土出口管制進一步卡住晶片原料,市場所擔心的,不只是短缺,而是挖礦難度、網路算力以及能源消耗同步失衡。即便如此,目前尚未有大型美國礦企宣布遷往海外,顯示業者仍在觀望政策細節。
全球資本避險,國際格局再洗牌
100% 關稅把高科技、國防到消費電子納入「風險清單」,各國企業勢必重新規劃產線。貝塞恩特對盟友喊話「不受北京官僚指揮」的同時,資金正加速流向避險資產。供應鏈重組意味成本上升,通膨壓力與流動性收縮可能同步浮現。對市場參與者而言,這場「經濟新冷戰」不僅測試政策耐力,也考驗投資組合的抗震度。
從總統一句話到股匯債市的連鎖反應,再到礦場風扇的運轉聲,100% 關稅已把地緣政治的震動放大至全球金融每一個角落。未來走向仍取決於雙方談判與供應鏈調整速度,但可以肯定的是,貿易戰已經不只是關於關稅,而是關於經濟規則與市場信心的重新書寫。
📍相關報導📍
多自戀?財政部擬發行印有「川普肖像」1 美元貨幣,公然違反聯邦法律
川普的「影子首相」Stephen Miller 是誰?從移民逮捕到廢除出生公民權都由他幕後操盤
聯準會歷任主席齊開砲川普:不可解雇理事 Lisa Cook,民眾已不信任F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