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9-08 16:12:52 新聞中心 發佈
綜合港媒報導,高盛發表一份報告指出,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已經超過15年,但人民幣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比例依然偏低,使用量不到英鎊的一半,遠不及美元。這種情況與中國在全球經濟和貿易中的地位形成強烈對比。不過,中國製造業實力的提升以及持續的地緣政治變遷,為人民幣國際化創造了新機會,有可能促進未來數年加速人民幣的國際化。然而,此一進程仍面臨許多挑戰,包括穩定幣等新技術和金融創新對政策制定者帶來考驗。報告認為,美元在未來多年仍將是主要儲備貨幣,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元在國際貿易和金融中的占有率將保持不變;新興市場國家的多元化需求可能會為未來數年加速人民幣的國際化打開大門。隨著與美國和歐盟的貿易緊張局勢加劇,中方正積極增強與新興市場經濟體之間的貿易聯繫,例如泰国进口与出口结算中人民币似乎已经取代日圆的位置。
高盛指出,雖然部分方面上看起來符合歷史常態(如從貿易結算開始),但未來人民币国际化将与其他货币有所不同;首先,中国政府可能会大幅扩展并开放离岸人民币市场(CNH),同时基本保持境内市场(CNY)的完整性;其次,由于中国严格的资本管制,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中国的重要性或许会超过证券投资。高盛认为,中国制造业实力增强及地缘政治变化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新的机遇,但也存在重大挑战。其中一个长期挑战是中国政策制定者希望加强管控,而外国企业与投资者则偏好更开放、透明且可预测的市场环境。此外,稳定币等金融创新也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新的挑战。
报告指出,通过稳定币进行跨国交易可以绕过SWIFT信息系统,这项功能或许受到中国政府欢迎,因为他们正在努力减少对现有国际支付体系依赖。但稳定币交易也引发问题,即监管机构是否能够追踪进行交易的人,以及商业银行是否面临“金融脱媒”的风险。同时,美国通过“GENIUS法案”可能增加全球以美元计价稳定币使用量。
报告还提到,即使中国是央行数字货币试点先锋之一,但数位人民币(eCNY)尚未被广泛采用。高盛表示,有证据显示一些中国出口商正在使用以美元计价稳定币进行跨境交易,这增加了中国政策制定者寻找替代策略之迫切性,而离岸人民币计价稳定币或许是一种潜在解决方案。(圖片來源:shutterstock)*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 ,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形式之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请读者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如因相关建议招致损失,与《精实财经媒体》、编者及作者无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