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貨幣資訊 > 時間軸》太子集團陳志被美國政府「駭走」12.7萬枚比特幣的經過!也許永無真相

時間軸》太子集團陳志被美國政府「駭走」12.7萬枚比特幣的經過!也許永無真相

2025/10/20 5

被美國政府狙擊的「太子集團」陳志的數位帝國崩塌,網傳是美國政府的「超級電腦」破解了比特幣,這絕對是對區塊鏈的誤解。本文剖析這場百億美元的追捕,公開帳本如何從犯罪的溫床,變為執法者的終極武器。
(前情提要:台灣9企業3女性捲入「太子集團」詐騙帝國!用加密貨幣洗錢,於豪宅設空殼公司 )
(背景補充:以太坊MEV機器人是洗錢?美法院首次審理MIT兄弟案,三明治套利2500萬鎂涉詐欺 )

本文目錄

  • 國家級數位戰爭?
  • 「低熵」產出了不安全的比特幣私鑰
  • 區塊鏈作為終極犯罪現場
  • 透明的帳本上沒有藏身之處

近日太子集團被美國破獲,以組織洗錢等罪名大清剿,外界流傳著無數傳聞,美國政府是如何「扣查」沒收主謀陳志 (Chen Zhi) 控制的 127,271 枚 BTC,市值約 150 億美元

國家級數位戰爭?

一筆富可敵國、價值高達150億美元的比特幣財富,在區塊鏈的數位洪流中憑空消失。它原本的主人,是東南亞最惡名昭彰的犯罪帝國首腦的犯罪所得。而奪走這筆財富的,並非尋常的駭客組織,而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機器,美國政府。

要理解這場百億美元追捕的起點,我們必須先剝開陳志與其太子集團 (Prince Group) 的華麗外衣。表面上,這是一家橫跨柬埔寨房地產、金融、消費服務的龐大商業集團,陳志本人更是獲封「公爵」、擔任首相顧問的顯赫人物。但在這個合法性的皮囊之下,是一個以現代奴隸制為基礎,運作著全球最大「殺豬盤」(Pig Butchering) 詐騙網絡的跨國犯罪組織 (TCO)。

根據美國司法部 (DOJ) 的起訴書,這個犯罪帝國的核心,是在柬埔寨至少十個由高牆、鐵絲網環繞的「監獄式」園區。成千上萬的工人被高薪謊言誘騙至此,護照被沒收,被迫對全球受害者(包含大量美國公民)進行遠距愛情詐騙(網戀),誘騙他們將加密貨幣投入虛假的投資平台。拒絕服從或業績不達標者,面臨的是暴力、酷刑甚至死亡。

起訴書中一句「不要把人打死」的指令,赤裸裸地秀出這個科技犯罪帝國駭人聽聞的核心。

加密貨幣在這個帝國中扮演了完美的雙重角色。它既是詐騙的目標,利用其無國界、易轉移的特性,向全球受害者吸血;它也是洗錢的工具,太子集團利用旗下超過 100 家空殼公司、持牌銀行(太子銀行),以及至關重要的自有加密貨幣挖礦業務(如路邊 LuBian 礦池),將數十億美元的詐騙所得,與看似合法的商業活動金流混合。陳志選擇加密貨幣挖礦洗幣,正是看中了其「假匿名性」,他相信在複雜的鏈上轉移與混合中,資金將被徹底洗乾淨。

太子集團和柬國、中國關係匪淺

「低熵」產出了不安全的比特幣私鑰

故事的核心,在陳志犯罪帝國的數位金庫,一個名為「路邊」(LuBian)的比特幣礦池 。這個礦池不僅為太子集團洗白數十億美元的詐騙所得,更一度掌握全球近6%的比特幣算力,是其犯罪活動的關鍵基礎設施 。   

加密社群流傳的故事版本,將 2020 年 12 月那筆約 12.7 萬枚比特幣從路邊礦場的轉移,歸因於美國政府動用「超級電腦」進行的暴力破解。這個情節充滿了犯罪者對抗國家機器的悲壯色彩,卻完美地錯誤判斷陳志最大的要害。

真正的「兇器」,並非來自外部,而是源於陳志犯罪組織內部一個微小卻致命的技術瑕疵:低熵漏洞 (Low Entropy Vulnerability)。

比特幣私鑰的安全性,建立在一個 256 位的、由無法預測的隨機數(即「熵」)生成的數字之上。其可能性總數 ($2^{256}$) 是一個天文數字,遠超當今任何經典電腦的算力極限。然而,如果生成私鑰的過程存在缺陷。

例如,使用了可預測的詞彙、日期,或者一個隨機性不足的演算法,那麼私鑰的實際「安全位數」將急遽下降。

根據區塊鏈情報公司的分析,LuBian 礦池用於生成其錢包密鑰的演算法,恰恰就存在這樣的缺陷。這相當於建造了固若金湯的金庫,卻用了一把隨處可見的通用鑰匙。

這不是比特幣私鑰本身機制的問題,而一個掌控全球比特幣算力一度高達 6% 的龐大組織,為何會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答案可能藏在組織的傲慢與效率的迷思之中。為了快速部署、管理成千上萬用於洗錢和挖礦的錢包,他們可能採用了非標準的、圖方便的腳本,犧牲了密碼學上的嚴謹性。

F2 Pool 的共同創辦人神魚,將為什麼路邊礦場的私鑰會被破解,寫成了簡單易讀的說明,告訴大家為什麼當初礦場產生的這批私鑰非常容易被破解。

連結在此》https://claude.ai/public/artifacts/5daeb697-8c18-451f-9d99-eec35aa4935c

區塊鏈作為終極犯罪現場

進到區塊鏈「透明度矛盾」的第二幕,也是最關鍵的轉折。陳志與他的組織或許認為,無論是外部駭客攻擊還是內部監守自盜,這 12.7 萬枚比特幣一旦轉移,就如同滴入大海的水,再也無法追溯。然而,他們忽略了區塊鏈最根本的屬性:它是公開、永久、不可篡改的帳本。

2020 年 12 月的那次比特幣轉移,並非一次消失,而是一次被永久存在的記錄。這筆巨額資金在鏈上留下了清晰的紀錄。儘管它在接下來的三年半裡陷入沉睡,但它的存在本身就是線索,等待被解讀的「數位化石」。這給了執法部門最寶貴的資產:時間。

與傳統金融世界中,需要通過層層司法管轄、調閱銀行機密檔案的繁瑣流程不同,美國司法部與財政部的調查員們,可以與 Elliptic、TRM Labs 這類的區塊鏈取證公司合作,像「數位考古學家」一樣,在公開的帳本上進行挖掘。

他們分析 2020 年的交易模式,將其與 LuBian 礦池的已知地址進行關聯,並持續監控這批休眠資金的任何異動。當這筆資金在 2024 年 6 月被轉移時,分析師們立刻意識到,這極有可能已落入美國政府的掌控之中。


以下為傳聞,請勿認為是真正資訊:

在傳聞裡,2020 年的美國情報與執法單位就已鎖定太子集團,並在對其數位基礎設施進行深度滲透分析時,發現了LuBian礦池的這個阿喀琉斯之踵。隨後,一項代號不詳的秘密行動獲得授權。

美國政府動用了一個由頂尖數學家、密碼學專家、網路戰部隊組成的精英團隊,並調動了國家級的超級計算資源。他們的任務只有一個:利用LuBian礦池的弱熵漏洞,透過「暴力破解」(Brute-force Attack)的方式,窮舉並猜測出儲存那12.7萬枚比特幣的錢包私鑰 。   

在2020年12月,這場數位攻擊達到了高潮。在超級電腦的強大算力支持下,攻擊團隊成功破解了私鑰。隨後,約127,426枚比特幣在一瞬間被轉移至一個由美國政府秘密控制的錢包地址 。當時,這起事件在區塊鏈上被標記為一次神秘的「駭客盜竊」,LuBian礦池甚至還公開向攻擊者的地址發送訊息,請求歸還資金並承諾支付報酬,他們完全沒有意識到,對手並非一般的網路罪犯,而是一個主權國家 。   


神魚指出,事實上有超過 22 萬個錢包地址受到安全性影響,不是美國政府「駭入」了這些錢包,而是這些錢包本來就有「重複性的安全問題」。

後面的劇情我們都知道了,在 2025 年 10 月,當所有拼圖都已歸位,美國司法部發起了致命一擊。他們解封了對陳志的起訴書,並提交了「民事沒收訴狀」(civil forfeiture complaint)。

請注意這個法律詞彙,它意味著政府是針對「已在其保管之下」的財產提起訴訟,而非發動攻擊去奪取。這徹底戳破了「駭客攻擊」的迷思。區塊鏈的透明度,讓執法行動從即時的警匪追逐,變成了從容不迫的、基於公開證據的法律收網。

透明的帳本上沒有藏身之處

那些關於「陳志是場外最大買家」、「他撐起了熊市」的傳說,更像是為市場的混沌尋找一個神明般的解釋。

真相是,沒有任何一個「巨鯨」能對抗週期的力量,尤其當他的根基建立在根本性的技術誤判之上時。

陳志的倒台,意味著加密世界一個「蠻族王者」時代的終結。它宣告,無論你的帝國多麼龐大,你的保護傘多麼有力,當你選擇在透明的帳本上跳舞時,你就得做好被全世界圍觀的準備。

在這個新世界裡,最大的風險就是舊神——美國政府,現在大家都知道,他們是全球擁有最多比特幣的政府了。

📍相關報導📍

橋水達里歐:我的比特幣持倉比例一直沒變!穩定幣保存財富「不划算」

Elon Musk 推文掀市場熱議:比特幣目標百萬美元,專家揭開潛力幣布局關鍵

比特幣 11 萬美元,加密 VC 卻快沒了

 

最新文章

同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