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仔日盤勢】:
美國用晶片法的補助金來換取英特爾的股份,根據路透社報導,盧特尼克也在考慮同樣的方法讓美國政府入股台積電、美光和三星等其他可以拿到晶片法撥款的半導體公司。這影響了週三台股開低,電子股跟傳產都受到影響,盤中加權指數回測月線,全體下跌家數高達千檔,短期內漲多的個股震盪變得更厲害,而資金則轉向服務業及冷門低價股,有些觀光及生技類股票也出現避險買盤。在權值股方面:台積電失守月線,下跌4.22%;鴻海下跌3.60%;聯發科下跌2.51%;廣達下跌3.17%;台達電則是重挫5.44%。熱門強勢股票有楠梓電、鈺邦、國精化、華經*、杭特、天鉞電以及北極星藥業-KY等共22檔個股漲停;博士旺、金橋、嘉鋼、台灣銘板等漲幅超過5%以上;弱勢股票方面,有旺矽、海華等11檔都跌停;世芯-KY、高技和全新等則是跌幅超過7%。美國釋出換股權模式,加上期貨壓低結算,使得加權指數幾乎收最低,下滑728.06點,以23625.44點作收,成交量為5478.12億元。觀察整體市場變化,各大類別同步走低,其中電子類下降3.74%、傳產下降1.08%、金融下降0.79%。在次族群中,以居家與生醫表現較佳,各自上升0.83%與0.10%。
【資金動向】:
三大法人合計賣超690億2800萬元。其中外資賣超626億6900萬元,投信賣超2735萬元,自營商賣超3625萬元。外資買進前五名為台新金、鴻海、大陸創意科技(群創)、華通以及京元電子;而賣出的前五名則是永豐金、中華電信(宏達電)、廣達及寶成。投信買進前五名包括中信金與國泰金,以及聯發科和元大金,但在賣出方面主要集中於緯創和欣興。至於融資變化部分,目前融資減少12億5800萬餘額2489億3900萬,而融券減少2萬11000張,目前餘額為25萬92000張。此外外資對於臺指期部位空單增加2510口,目前淨空單部位35143口。各類別成交比重:電子83%多一點;傳產13%多一點;金融2%左右。
【今日盤勢分析】:
雖然經濟成長在上半年放緩,美國聯準會仍然把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4.25%到4.5%的區間不變。他們會議紀要警告:「若高通膨持續時間比預期更長,而勞動市場又同時走弱,那麼委員會可能面臨艱難的抉擇。」最近就業市場跟消費者物價數據顯示經濟放緩跡象越來越明顯,因此市場對於聯準會轉向寬鬆政策的期待逐漸升溫。目前大家都在等待週五聯準會主席鮑爾演說,相信他將釋放更多關於9月份降息的信息。另外川普表示不會批准太陽能或風力發電項目,再生能源企業擔心川普對鋼鐵和銅徵稅可能增加這些項目的成本,加上原本常態性的許可將不再獲批,更加劇了行業的不安情緒。在週三,美國四大指數呈現漲跌互見狀況,其中台積電也小幅下滑1.76%。接著我們來看看後市分析:
第一,全世界機器人產業正邁入跨域應用爆炸性增長階段,而咱們臺灣也迎來智慧製造與智慧醫療的新契機。「2025年」八月二十號登場之「台北国际自动化工业展」,聽說蘋果輝達Google特斯拉亞馬遜這幾間全球科技巨頭都有派人來尋找供應鏈合作夥伴。而咱們本土的大廠像新漢,上銀等等,也都參展,希望能加入全球機器人AI平台,共享千億元商機。
第二,由於AI已成為各手機品牌競爭主戰場,所以Google搶先蘋果九月份推出的新iPhone之前推出自己的新手機,其基本款售價799美元起跳。不過目前還沒有明確跡象顯示AI已成為手機銷售主因,也沒看到大量使用者從iPhone跳槽到Android。不過市場認為未來Google可能推出真正吸引消費者眼球的AI功能,有望搶佔蘋果的一部分市占率。
第三,在技術面看,本周三加權指數開低走低且量增黑K,再度失守月線,而日KD, RSI 及 MACD 指標皆同步進入整理弱勢區域。本周短線上的修正難免,但後續是否能重返多方氣氛,要觀察接下來3-5天內是否有止穩跡象,本周預估還是維持震盪格局。
第四,目前盤面上的熱錢聚焦于服務、生技以及冷門便宜股票,包括華經驊宏資北極星藥業-KY訊達科風等等,都表現相當強勁。
【投資策略】:
(1) 美國釋出的換股份模式,引起外界擔憂我方科技自主性及TSMC獨立性受到衝擊,因此造成今日行情波動。此外近期PCB強勢主流依舊有好幾檔個股分散交易。因此剛好利用此時修正一下短期乖離。(2) 短線上看,我們建議關注央行年會FED主席講話內容,以及Nvidia財報跟九月份半導體展覽情況,以及FOMC是否降息。(3) 操作策略建議布局流動性佳的大型績優權值股,可以專注以下族群: AI概念、高速傳輸概念、新材料替代或升級概念,以及軍工、生技等等相關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