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貨幣市場 > 《貴金屬》COMEX黃金微跌0.1% ETF持倉減少,市場情勢如何影響投資人?

《貴金屬》COMEX黃金微跌0.1% ETF持倉減少,市場情勢如何影響投資人?

2025/08/22 4

MoneyDJ新聞 2025-08-22 06:16:10 黃文章 發佈

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COMEX)12月的黃金期貨在8月21日收盤時跌了2美元,或0.1%,每盎司報3,386.5美元。美元指數漲了0.4%,而9月的白銀期貨則上漲0.5%,每盎司達到38.079美元。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10月的鉑金期貨上升1%至每盎司1,358.9美元,但9月鈀金期貨卻下跌了0.9%,報價為每盎司1,115.7美元。

全球最大的黃金ETF道富財富黃金指數基金(SPDR Gold Shares, GLD)在21日的持有量減少4公噸,降至958.21公噸。而最大的白銀ETF安碩白銀指數基金(iShares Silver Trust, SLV),其白銀持有量也減少33.9公噸,現在是15,305.76公噸。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將於週五在傑克森霍爾會議上發表關於經濟前景及聯準會政策立場的演講。Marex分析師愛德華·梅爾表示:「如果鮑爾暗示九月份可能降息,我認為市場反應不大,因為大家早就預料到了;但如果他提到十、十一或十二月份可能再降息,那麼我覺得美元可能會走弱,而金價則有機會進一步攀升。」

惠譽解決方案(Fitch Solutions)旗下研究公司BMI週三把2025年對於金價的預測調高150美金,來到每盎司3,250美金。BMI報告指出:「隨著市場準備迎接美聯儲九月份降息,在未來幾週內,金價將保持高位。不過,即使如此,我們認為降息後黃金價格上漲空間有限,大部分利多已經反映在價格裡面。」

瑞士鑄造商龐博集團(MKS PAMP Group)的研究與貴重物資策略主管妮琪·希爾斯週三更新她對年底前貴重 metals 的預測,她認為傳統影響因素——包括即將來臨的降息——將支撐更高價格。

希爾斯最新報告中預計,今年平均黃金價格約在每盎司3,200美圓,比原先估算提高8%。同時,她還預測年末之前,黃金價格將觸及歷史新高,每盎司可達3,600美圓。

報告指出:「我們正邁入一個由財政主導的新時代——創紀錄政府債務和不斷攀升借貸成本,使各國央行承受壓力;目前,美國、歐洲和中國以6%的財政赤字作為新常態進行刺激措施。市場焦點某種程度回歸傳統驅動因素,如宏觀經濟數據和聯準會,而非關稅相關新聞;進入年底後又回到『基本面』。」

該報告強調:「市場焦點應從貿易協議轉向美國經濟放緩以及更快步伐的聯準會降息。」8月20日,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公布7月底29日至30日召開之會議紀要。在這次討論中,有副主席米歇爾·鮑曼與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投票反對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他們支持降低25個基點,以防止就業市場所遭遇更多疲軟。

根據這份紀要顯示,美方同意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於4.25%-4.5%之間。在本次政策討論中,各委員一致認同,即便淨出口波動影響資料,但近期指標顯示,上半年經濟活動增長有所放緩。此外通膨率仍略偏高,不確定性依然存在。因此幫助委員目標實現,多數人都贊成保持該區間不變。

除了期待中的聯準會可能繼續削弱美元外 ,希尔斯也表示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将持续推动全球去“ 美元化”的趋势 。报告称:“美国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维持过去单极世界,这个世界正在从失衡多极化过渡为更平衡多极化。”

她还补充说:“随着川普总统对央行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并损害其被认为是政治独立性的地位 ,导致 美元 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受到威胁。”

虽然希尔斯预计今年下半年黄金价格将缓慢上涨,但她认为其他贵重 metals 更具潜力,因此提高对白银、铂 金与钯 金 的展望 。报告仍然预估银价最终将在今年测试42 美元阻力位,但全年均价调 高至38 美元,比最初估计增加10%。钯 金均价预估为1140 美 元 。

铂 金 同样吸引了 希尔斯 的关注 , 她大幅调 高全年均价 至1350 美 元 ,比之前预估提升38%。报告预计铂 金 在下半年将测试1600 美 元 阻力 位 。该 报 告 指出 : “我们之前对汽车相关关税以及贸易战对经济增长与工业需求产生广泛负面影响过于悲观,而对于铂族贵 重 metal (PGMs )这类战略性关键 metal 的区域性与战略储备确保了较高价格底线。”

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COMEX)12 月铜于8 月21 日收盘上涨 0 .3 % , 每磅报 4 .5175 美国 dollars .

( 图片来源:MoneyDJ理财网资料库 )

* 编者按:本文仅供参考之用,并不构成要约、招揽或邀请、诱使任何种类或形式之申述或订立任何建议及推荐,请读者务必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做出投资决定,如因相关建议招致损失,与《精实财经媒体》 、编者及作者无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