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貨幣市場 > 當華爾街遇見 Solana,回顧 Sol Strategies 的上市之路

當華爾街遇見 Solana,回顧 Sol Strategies 的上市之路

2025/09/17 2

Sol Strategies 從加拿大小型交易所躍升至納斯達克,透過質押 Solana 創造收入的加密財庫模式展現新商機。本文源自 Token Dispatch,Prathik Desai 所著文章,由BitpushNews整理、編譯及撰稿。(前情提要:SOL Strategies獲准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 STK:SOL站上資本高地 )(背景補充:揭秘 Solana「隱形巨鯨」:自營 AMM 如何重塑鏈上交易? )

本文目錄

從邊緣到中心:納斯達克的認可財報深挖:質押即收入,現金流已轉正核心優勢風險提示:新階段的挑戰

公司Sol Strategies,當時仍以其原名 Cypherpunk Holdings 營運,尚未進行品牌重塑。

它仍在加拿大證券交易所交易,這是一個通常為小型和微型股公司保留的市場。就在幾個月前,該公司聘請了 Valkyrie 的前執行長 Leah Wald 作為其新任執行長。那時,Cypherpunk 還默默無聞,投資者關注極少。

與此同時,Upexi 專注於為 DTC 品牌推動消費品銷售,主攻寵物護理和能源解決方案等亞馬遜細分市場,在激烈競爭中爭奪流量;DeFi Development Corp(DFDV,當時仍用舊名 Janover)正籌備推出連接房地產 syndicators 與投資者的平台;而 Sharps Technology 則生產醫療專用注射器—這種極其小眾的醫療科技標的很難吸引投資者目光。

這些公司,在當時,都很小–無論是規模還是野心。它們總共持有價值不到 5000 萬美元的 Solana (SOL)。

快進一年,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

今天,它們自豪地站在納斯達克–世界第二大證券交易所–持有超過 600 萬枚 SOL,估值高達 15 億美元,僅 Solana 持倉價值一年間暴漲 30 倍。

從邊緣到中心:納斯達克的認可

本週二,紐約納斯達克的開市鐘聲不僅標誌著 Sol Strategies 的正式上市,更在鏈上引發迴響:用戶可透過 stke.community 發送 Solana 交易參與「虛擬敲鐘」,永久記錄這一歷史時刻。

對曾在加拿大證券交易所(代碼 HODL)和 OTCQB 市場(代碼 CYFRF)交易的 Sol Strategies 而言,這是真正的「畢業禮」——躋身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Global Select Market)絕非易事。該市場以嚴格標準著稱,通常只接納藍籌企業。此次上市為 Sol Strategies 贏得了絕大多數加密企業求而不得的 legitimacy(合法性)。

這也是 Sol Strategies 上市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儘管尋求在華爾街獲取 Solana 敞口的機構已經可以投資 Upexi 和 DeFi Development Corp。

與 Upexi 和 DeFi Dev Corp 不同(這兩家公司在轉型持有各 200 多萬枚 SOL 的 Solana 國庫之前已經是上市公司),Sol Strategies 選擇了慢路線。它建立了驗證器營運,獲得了像 ARK 的 360 萬枚 SOL 這樣的機構委託,通過了 SOC 2 審計,並戰略性地定位在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該交易所的頂級市場。

雖然其他公司只是持有 SOL,但 Sol Strategies 正在積極運行支持它的基礎設施,將這些持倉轉變為可行的業務。

財報深挖:質押即收入,現金流已轉正

我深入研究了 Sol Strategies 的資產負債表,以了解數字背後的故事。

在截至 6 月 30 日的季度中,Sol Strategies 報告的收入為 253 萬加元(約合 183 萬美元)。雖然這個數字本身可能看起來不起眼,但真正的故事在於細則。這筆收入完全來自質押約 40 萬枚 SOL 和營運保護 Solana 網路的驗證器——而不是來自銷售傳統產品。Upexi 受到一項非加密的再商務業務的拖累,而 DFDV 嚴重依賴持續融資來推動成長,並且其 40% 的收入仍來自其非加密的房地產業務。

透過提供驗證器即服務,Sol Strategies 從其 Solana 財庫業務中開闢了新的收入流。這種方法提供了經常性收入,而沒有不斷增長的債務或傳統間接費用的負擔。

Sol Strategies 代表其機構客戶委託 SOL,包括 7 月從 Cathie Wood 的 ARK Invest 獲得的 360 萬枚 SOL 委託。這些委託的佣金產生了穩定的收入流。稱之為收益,稱之為費用,但在會計術語中,它是收入——這是許多加密國庫無法展示的。

一個典型的 Solana 驗證器對質押獎勵收取約 5%–7% 的佣金。基礎質押收益率徘徊在 7% 左右,這些委託的代幣每年為驗證器產生其名義價值約 0.35%–0.5% 的收益。

按 360 萬枚 SOL(按當前價格計算超過 8.5 億美元)計算,即使 Sol Strategies 自己的國庫沒有任何價格升值或收益,這也轉化為超過 300 萬美元的年化費用收入。這實際上是一個額外的收入流,比其自有 40 萬枚 SOL 持倉的質押收益的一半還多,完全由外部的資本創造。

然而,Sol Strategies 第三季度的底線顯示淨虧損 820 萬加元(約合 590 萬美元)。但如果你剔除一次性費用,例如收購的驗證器 IP 攤銷、基於股份的補償和上市成本,營運本身是現金流為正的。

核心優勢

真正使 Sol Strategies 與其競爭對手區分開來的是它如何看待 Solana。

對該公司而言,產品不僅僅是 Solana 代幣;而是 Solana 生態系統。這種獨特的觀點既創新又具有戰略意義,使 Sol Strategies 在該領域的同行中脫穎而出。

隨著委託者增多,網路更安全,節點聲譽提升進一步吸引更多委託——形成飛輪效應。每個將 SOL 委託給 Sol Strategies 的用戶既是客戶,也是其收入的共同創造者,將社區參與轉化為股東價值的可衡量驅動因素。

這種模式使其在持有量遠多於自身的競爭對手中仍具優勢。目前至少 7 家上市公司共控制 650 萬 SOL(價值 15.6 億美元),占 SOL 總供應量的 1.2%。

在爭奪 Solana 財庫的競賽中,每家公司都在努力成為代理投資者獲取 Solana 敞口的首選。

每家公司都略有不同:Upexi 以折扣價收購 SOL,DFDV 押注於全球擴張,而與此同時 Sol Strategies 押注於多元化的戰爭資金。

遊戲是相同的:積累 SOL,質押它,並向華爾街出售一個包裝器。

比特幣通往華爾街採用的道路是由像 MicroStrategy 這樣的公司鋪就的,該公司從一家軟體業務轉型為槓桿化的 BTC 國庫公司,並透過非常成功的現貨 ETF。以太坊也遵循了類似的路徑,有像 BitMine Immersion、Joe Lubin 的 SharpLink Technologies 這樣的公司,以及最近的現貨 ETF。

對於 Solana,我預見採用將主要透過網路內的營運公司發生。這些企業不僅持有資產,還運行驗證器,賺取費用和質押獎勵,並發布季度收益。這種模式更接近主動型管理公司而不是 ETF。

正是這種資產淨值(NAV)增值和真實現金流的結合,很可能說服投資者透過這條路線進行投資。如果 Sol Strategies 能使這一切奏效,它可能成為 Solana 領域的貝萊德。

風險提示:新階段的挑戰

未來暗示著華爾街和 Solana 之間更緊密的關係。

Sol Strategies 已在探索將其股權代幣化發行至鏈上。想像 STKE 股票不僅存在於納斯達克,更成為 Solana 鏈上 token,可在 DeFi 池中交換、與 USDC 即時結算—這種「上市股權+鏈上交易」的橋樑是 ETF 無法跨越的。雖尚屬推測,但趨勢正模糊公募股權與加密資產的界限。

然而,這並非易事。上市納斯達克引入了新的挑戰,包括對 Sol Strategies 更大的責任。

驗證器營運失誤或治理失策可能引發投資者即時反饋押注 Solana 生態(而非僅代幣)意味著更高風險與回報SOL 網路本身仍面臨中斷風險和新公鏈競爭若股價低於 NAV 太多,套利者可能無視基本面拋售

儘管如此,Sol Strategies 的上市仍是 Solana 奪取華爾街「前排座位」的最佳機會。能否將鏈上財庫打包成封裝投資產品並整合進納斯達克? Sol Strategies 現已扛起這份重擔。

股票暴漲150%!中國電商蘑菇街將建立2,000萬美元加密貨幣儲備,主買BTC、ETH與Solana

Bitwise投資長:為什麼說Solana將迎來史詩級暴漲?

Solana衝上216美元創2月以來新高,SOL金庫公司能推動幣價突破300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