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coin Core 移除 OP_Return 數據上限,引發老OG開噴垃圾,非Bitcoin Core的節點選擇成長至20%,社群呈現出分裂狀況。
(前情提要:比特幣放寬OP_RETURN「惹怒老OG」:BTC變垃圾幣、考慮拋售退出行業 )
(背景補充:比特幣 Taproot 後最大爭議,移除 OP_Return 會如何影響BTC生態?)
本文目錄
- OP_Return 爭議核心:去中心化 vs. 應用自由
- 節點營運者用腳投票:Bitcoin Knots 快速竄升
- 支持者立場:費用市場才是最終裁判
- 下一步:共識裂縫與歷史迴聲
比特幣 (Bitcoin) 社群再度因核心程式更新而陷入激烈拉鋸。今日(22)Bitcoin Core 開發團隊正式確認,將在 30.0 版移除 OP_Return 操作碼 80 位元組的限制。此舉立刻引爆去中心化與鏈上負擔的老議題,資深開發者 Jimmy Song 更批評這是「法幣思維」,質疑開發者把決策風險留給市場,卻弱化了網路的簡潔性。
OP_Return 爭議核心:去中心化 vs. 應用自由
OP_Return 原是為在交易中附加少量資料而生,限制僅 80 位元組,既能容納簡易憑證,又不至於拖累區塊大小。移除上限後,任何人都能在比特幣鏈上寫入更大段資料,從數位藝術到文件驗證全都行得通。反對者擔憂,若非金融資料大量湧入,區塊鏈體積會加速膨脹,抬高硬體成本,削弱「人人都能跑節點」的基礎。
Jimmy Song 直接點名:
「難以定義垃圾訊息⋯是浪費時間的法幣政治論點⋯比特幣的非貨幣用途就是垃圾訊息。」
他認為,比特幣若放棄最小可行設計,終將重蹈法幣體系「隱形稅收」的覆轍。
節點營運者用腳投票:Bitcoin Knots 快速竄升
反制動作已出現,許多節點營運者轉向替代實作 Bitcoin Knots,該軟體延續既有資料限制。根據 Coin Dance 數據,採用 Bitcoin Knots 的節點比例從 2024 年的約 1% 飆升到 20%,九個月內呈垂直增長。圖表顯示,不少營運者把「低門檻可驗證」視為首要價值;目前只需約 300 美元的零售硬體,即可同步約 680 GB 的完整鏈資料,這種平價可及性正是比特幣去中心化的根基。
支持者立場:費用市場才是最終裁判
贊成移除限制的開發者強調,現行 80 位元組只是人工閾值,繞過方式早已存在,例如利用 Taproot 與 Ordinals 把資料拆分嵌入。既然容量競爭不可避免,不如交給手續費市場定價,程式碼也能因此簡化。更大的載荷能力還可能催生數位藝術、側鏈或供應鏈憑證等新應用,為礦工帶來額外手續費收入,補足減半後的獎勵缺口。
下一步:共識裂縫與歷史迴聲
2015 至 2017 年的區塊大小戰爭曾導致 Bitcoin Cash 分叉,如今的 OP_Return 爭議讓人想起當年。若社群無法達成共識,比特幣可能出現軟分叉或更嚴重的鏈分裂,帶來市場波動與信心考驗。短期內,觀察點將落在節點軟體占比與礦工是否跟隨費用市場調整策略;長期來看,比特幣是維持「極簡貨幣網路」還是轉向「多功能資料層」,將決定其作為數位黃金的敘事能否延續。
技術變動往往看似微小,卻可能重新塑造治理結構與經濟誘因。移除 OP_Return 限制是否為進步,抑或打開潘朵拉盒子,仍待時間驗證;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場辯論再度提醒所有參與者:去中心化並非口號,而是每一次軟體提交、每一筆手續費與每一台節點硬體共同砌出的結果。
📍相關報導📍
川普捧比特幣雕像現身美國會大廈廣場,高達3.6公尺、由迷因社群Pump.fun製作
遠古巨鯨休眠14年後轉出8萬枚BTC,社群猜測與「比特幣耶穌」Roger Ver 有關
比特幣信仰領袖Charlie Kirk中彈身亡,加密社群上鏈哀悼:自由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