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貨幣資訊 > 以太坊「用愛發電」:開發者薪資僅同業 50%,受使命感召留下?

以太坊「用愛發電」:開發者薪資僅同業 50%,受使命感召留下?

2025/09/24 8

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年薪中位數僅 14 萬美元,遠低於同業,Protocol Guild 提供補貼協助留才。
(前情提要:以太坊基金會成立「dAI 團隊」:將以太坊變成 AI 與機器經濟的首選結算與協調層)
(背景補充:以太坊基金會發布端對端隱私藍圖,三管齊下加固 DeFi 與合規基礎)

本文目錄

  • 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用愛發電?收入僅為其市場價的一半
  • 高薪誘惑下,以太坊開發者普遍不為所動
  • 提供 3200 多萬美元「補貼」,Protocol Guild 如何運作

在數位經濟的新紀元裡,以太坊不僅是一條普通的區塊鏈,而是一套正在重構全球價值傳輸與信任規則的基礎設施。而維護這套基礎設施的人,則是少數幾百名深耕協議內核、日夜守護共識與安全的工程師。

而與大眾印象不同的是,這些構築最頂級生態的開發者們,卻拿著相對「低廉」的薪資。

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用愛發電?收入僅為其市場價的一半

日前,Protocol Guild 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維護和改進以太坊區塊鏈的核心軟體開發人員年薪中位數為 14 萬美元,遠低於產業平均,其薪資與獎金加起來的總收入,比市場報價低 50-60%。與此同時,以太坊環境中大多數開發者並未獲得股權或代幣激勵,典型的股權獎勵中值為 0。

而根據 Levels.fyi 資料,含基本薪資以及任何潛在的股票薪酬和獎金在內,Solana 基金會軟體工程師的年薪中位數為 80 萬美元;Aptos Labs 軟體工程師在美國的總薪酬中位數約為 33 萬美元;Mysten Labs(Sui 背後公司)軟體工程師年薪中位數約為 37.8 萬美元。

Levels.fyi 是一個面向科技從業者的薪酬與職級透明平台,其彙集並展示了多家區塊鏈公司的職級體系和薪酬映射。

此外,如 Avalanche、Polkadot 等知名區塊鏈的開發人員薪資也普遍高於以太坊,且常附帶可觀的代幣或股權激勵。而像 Coinbase 這樣的主流交易所,其美國軟體工程師的年薪中位數為 40 萬美元,就連入門級軟體工程師的基礎薪也有 14.9 萬美元,另有股票和獎金共約 5.6 萬美元。

可以見得,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在薪資水平上處於明顯劣勢。但作為最頂級區塊鏈的開發者,他們在人才市場通常十分具有競爭力。

當他們收到來自其他區塊鏈專案的跳槽邀約時,平均報價高達近 36 萬美元,中位數則為 30 萬美元,基本實現翻倍。在 Protocol Guild 收到的 111 份回覆中,42 位受訪者共收到 108 份錄用通知。挖角的公司以 Layer 2 和其他 Layer 1 等公鏈專案為主。

高薪誘惑下,以太坊開發者普遍不為所動

不過,儘管就業市場高薪頻誘,大多數以太坊核心開發者依然選擇留在生態內部。

使命感與影響力是重要的留任動因。報告與受訪者反饋顯示,很多核心開發者把自己看作是在貢獻「公共物品」(protocol-level infrastructure)的維護者——他們認為以太坊的技術影響力與公共價值大於單一公司的短期利益。

同時,研究型、協議設計型人才在以太坊生態內有較高的內部價值與成長路徑。以太坊生態的高度複雜性也為工程師提供了難得的技術挑戰與學術發表、專案主導的機會。

此外,儘管工作收入偏低,但不少核心貢獻者可憑多條收入線來彌補,如顧問合約、研究補助、外部審計、短期的黑客松及教研酬勞等。

另外還有 Protocol Guild 通過鏈上長期歸屬的代幣,對開發者直接補貼,中位數達到約 6.7 萬美元,使得合併後整體收入的中位數達到約 20.7 萬美元。這對很多人而言是實質性的補償,減少了一些薪資差距。

調查顯示,59% 的 Protocol Guild 成員認為該機構對其留在以太坊生態至關重要。開發者普遍對 PG 的資助模式持肯定態度,將其視作彌補收入不足的「股權包」和職業保障。

Protocol Guild 的報告還提到,很多外部 Offer 雖然在紙面上更高,但往往包含大量 token 或高風險股權。受訪開發者會考慮鎖倉、市場波動、專案長期生存率與合規風險。因此,一些人寧願接受與以太坊生態緊密掛鉤、且相對穩定的長期激勵,如 Protocol Guild 提供的補貼,而不是把職業押注在不確定的代幣價值上。

提供 3200 多萬美元「補貼」,Protocol Guild 如何運作

Protocol Guild 是一個專注於以太坊核心開發資助的去中心化基金組織,其成立旨在填補開發者薪酬體系中的缺口。PG 本身不直接僱用開發者,而是作為「長期激勵池」,通過生態專案捐贈和代幣承諾,為核心貢獻者提供類股權激勵式的補充收入。目前以太坊核心開發人員數量約在 200-300 名,其中約 190 人是 Protocol Guild 成員。

其運作方式主要依靠所謂的「1% 承諾」機制:參與專案作為「金主」向 Protocol Guild 鎖定其發行總量 1% 的代幣,通過智能合約以四年歸屬(四年解鎖)的形式定期分配給核心開發者。

截至目前,EigenLayer、Ether.fi、Taiko、Puffer 等以太坊生態專案已承諾將代幣的 1% 注入 Protocol Guild。此外,知名資產管理機構 VanEck 也宣布將其以太坊 ETF 收益的 10% 捐贈給了 Protocol Guild。

這些資金彙總後,通過透明的鏈上演算法按開發者的職位權重和任職時間分配,原則上與以太坊生態的長期成功掛鉤。Protocol Guild 創始團隊強調,這並非慈善,而是一種經濟基礎設施,使開發者的激勵與網路發展保持一致。

從效果上看,Protocol Guild 自 2022 年啟動以來累計向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發放了 3,200 多萬美元資金。這些資金占很多開發者總收入的約三分之一,對他們能否繼續投入開發起到了關鍵作用。

然而,Protocol Guild 模式仍有挑戰,目前捐贈專案和基金規模依賴少數機構,僅三家主要基金會提供了幾乎全部資金承諾,未來能否持續擴容仍需社群努力。

📍相關報導📍

現存超 150 條,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以太坊 Layer 2 嗎?

當穩定幣開始造鏈,以太坊還有機會嗎?

以太坊「基本面崩盤」很快暴跌?穩定幣供應破1650億美元,但網路營收再降44%

最新文章

同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