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貨幣市場 > 《日本股市日經指數升0.27% 韓國股市微跌0.03%》

《日本股市日經指數升0.27% 韓國股市微跌0.03%》

2025/09/26 4

MoneyDJ新聞 2025-09-25 14:35:42 黃文章 發佈

日本股市禮拜四繼續攀升,創下新高。雖然美國股市回落壓抑買氣,但指數頻創新高,讓投資者對日本股市的未來更加看好。

日經225指數9月25日收盤上漲0.27%或124.62點,收45,754.93點。東證股價指數(TOPIX)終場上漲0.47%或14.90點,收3,185.35點。

東證33種產業類股中,上漲幅度較大的有非鐵金屬(2.88%)、石油業(1.41%)、電力瓦斯業(1.12%),而跌幅較大的則是鋼鐵(-0.91%)、保險業(-0.86%)、精密機器(-0.79%)和醫藥品(-0.78%)。

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9984.JP)上漲2.84%,報19,540日圓,刷新十年來的新高。索尼公司(Sony Corporation)(6758.JP)也上揚3.49%,報4,473日圓,同樣創下十年新高。

住友金屬礦業(5713.JP)大幅上升10.63%,報4,789日圓,今年內最高紀錄。而三菱材料(5711.JP),作為金屬生產商,也以7.77%的增長率達到2,851.0日圓的年內新高。

中外製藥(4519.JP)下跌2.48%,至6,604日圓,而鹽野義製藥(4507.JP)則下降1.74%,至2,620.0 日圓。

韓國股票市場在禮拜四受到美國市場影響而走低。韓國綜合股價指數(KOSPI)於9月25日下午收盤時微降了0.03%或者說是下降了1.03 點,以3 ,471 .11 點作結。

南韓企劃財政部指出,在訪問美國期間,他們的財政部長具允鐵在紐約與美國財政部長史考特·貝森特會面。他們討論了南韓對於美方投資計畫、貨幣互換及其他經貿議題的細節。不過,由於談判仍在進行中,所以相關細節暫時不便公開。目前已知的是南韓提出了一個雙邊貨幣互換安排,以應對可能因大規模對美投資引發的外匯市場混亂。

根據川普政府所公布的信息,美方已將歐盟汽車關稅調降至15% ,但針對南韓汽車仍維持著25% 的關稅水準。《聯邦紀事》上的公告顯示,此次關稅調整可追溯到8月1日起生效。在此之前,歐盟汽車需要支付27 .5 % 的總關稅。

自從9 月16 日起,美方已將日本進口汽車適用15 % 的調降關稅。而原本歐盟需支付27 .5 % (其中包括25 % 的產業專項與既有關稅)的總額也降低到了15%。這使得南韓出口處境不利——因為他們依舊需要承擔著那沉重無比之負擔:即付出多達二十五個百分比之巨量成本!

南 韓 貿 易 部 長 呂 翰 九 辦 公 室 在 禮 拜 四 表 示 ,呂 部 長 本 週 出 席 吉 隆 坡 一 系 列 東 南 亞 國 家 協 會 (ASEAN )會 議 時 ,尋 求 加 強 與 東 協 合 作 。這 是 為 回 應 美 國 關 稅 提 高 所 帶 来 挑 戰 而 努 力 多 元 化 首 爾 出口 市 場 措施之一部分

根 據 南 韓 工 商 資 源 部 所 說 , 此 次 系 列 包 含 韩 – 东协 会 谈 、东协加三会谈 ( ASEAN – Plus – Three ), 即东协十国加韩、 中 、 日 三 国 外 加 东 亚 峰 会 ( EAS )— 聚 集 东协 成员国 与 包 含 美 、俄 印 等 八 国 最 高 经 济 官 员 共 同 出 席 。

吕翰九于韩国与东协会谈经济部长会议期间表示:“我们将继续推动并扩大‘ 新 南 方 政 策 ’ 并 把 与 东 协 合 作 放 到 核 心 位 致力 强化韩东伙伴关系尤其注重数位技术供应链气候变化等领域。”

韩国央行表示虽然金融体系稳定但房价上涨预期可能加剧金融失衡风险。在《 金融稳定报告》中提到“ 国内整体依旧稳健主要归功于机构韧性强以及较佳对外支付能力。然而首尔房价上涨预期持续导致担忧情绪蔓延。”

此外,“ 自八月份以来房产指数不断攀升且九月份初开始某些区域再度显现涨势因此保持宏观审慎政策立场以管理住房市场预期仍显必要”

韩国企划财政部称2025 年税收入预计较前一年增加近一成却低于最初预测。今年总额369兆900亿韩元约合2637亿美元相较去年增加33兆400亿然而低于六月追加预算案时372兆100亿预测值

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005930.KS)小涨0点82%达86100 韩元;电池龙头 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373220.KS)劲扬3点88%报361500 韩元;DRAM 巨头 SK海力士(SK Hynix )(000660.KS )则微跌0点28% 至356500 韩元

图片来源:MoneyDJ理财网数据库
*编者按本文仅供参考并非构成要约招揽邀请诱使任何形式陈述建议推荐读者务必运用独立思考自行做投资决定如因相关建议招致损失概与《 精实财经媒体》编辑作者无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