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貨幣市場 > 比特幣救國夢碎?薩爾瓦多囤幣六年,結果出人意料

比特幣救國夢碎?薩爾瓦多囤幣六年,結果出人意料

2025/09/09 5

薩爾瓦多比特幣實驗四年後取消法幣地位,但仍持有 6313 枚比特幣作為戰略儲備,這場實驗帶來了複雜的影響。本文源自 White55,火星財經 所著文章,由ForesightNews整理、編譯及撰稿。(前情提要:薩爾瓦多將 6285 枚比特幣拆分到 14 個錢包:抵禦量子攻擊威脅 )(背景補充:薩爾瓦多暗示推出「比特幣銀行」,總統顧問:BTC 勢不可擋 )

本文目錄

雄心啟航:一個小國的金融突圍夢現實困境:理想與現實的巨大落差戰略轉向:從法幣到戰略儲備經濟與民生:實驗背後的真實代价地緣博弈:小國在大國遊戲中的困境未來展望:數位貨幣與國家主權的思考

薩爾瓦多的比特幣故事既是一個小國挑戰全球金融體系的雄心紀錄,也是一面鏡子,映照著數位貨幣在現實世界中的複雜面貌。

2021 年 9 月,薩爾瓦多總統納伊布·布格磊 (Nayib Bukele) 向世界宣布比特幣成為該國法幣,這個中美洲小國瞬間站在了全球金融創新的風暴眼。

四年後的今天,這場被譽為「數位革命」的實驗以戲劇性的方式落幕——2025 年初,薩爾瓦多議會低調通過法案,取消比特幣的法幣地位,將其使用變為自願選擇。

儘管如此,薩爾瓦多比特幣辦公室仍在 2025 年 9 月慶祝「比特幣日」,並在社群媒體上強調該國仍持有 6313 枚比特幣戰略儲備,價值超過 7.02 億美元,凸顯了這場實驗的複雜遺產。

雄心啟航:一個小國的金融突圍夢

薩爾瓦多是位於中美洲北部的國家,為中美洲唯一不靠大西洋之國家,全國面積 21,393 平方公里

薩爾瓦多推出比特幣法案並非一時衝動,而是基於其獨特的經濟背景。這個僅有 600 多萬人口的國家,經濟底子薄弱,海外僑匯竟然佔全國 GDP 的五分之一還多。

總統布格磊指著數據痛心疾首:全國近七成成年人沒有銀行帳戶,每年因跨境匯款支付的手續費高達 4 億美元。在這個以美元現金為主的經濟體裡,比特幣被包裝成「金融救星」。

政府推出了 Chivo 電子錢包,註冊就送 30 美元比特幣;在全國鋪設了 200 台帶兌換功能的 ATM 機;甚至計畫用火山能源建造「比特幣城」。總統布格磊承諾比特幣能「讓國家發財」,吸引投資、提升金融創新。

現實困境:理想與現實的巨大落差

然而現實遠比想像殘酷。比特幣價格從 2021 年的 6.9 萬美元暴跌至 2022 年的 1.6 萬美元,薩爾瓦多政府持有的比特幣市值縮水近半,直接虧損超 4000 萬美元。

普通民眾很快發現了問題所在:昨天還標價 3 美元的番茄,今天可能漲到 30 美元——幣值波動讓日常交易成了「賭博」。Chivo 錢包頻繁被駭客攻擊,轉帳卡頓、帳戶鎖定等問題頻發,上千人曾湧上首都街頭抗議。

到 2024 年,92% 的薩爾瓦多人從未使用過比特幣,僅 1.1% 的匯款涉及加密貨幣。政府原本認為用比特幣能每年省下 4 億美元手續費,但到了 2023 年,只有 1% 的匯款用了比特幣。

更深層的矛盾逐漸暴露。比特幣網路每秒僅能處理 7 筆交易,連薩爾瓦多日均交易需求的零頭都滿足不了,閃電網路擴容方案又遲遲無法落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將「降低比特幣風險」作為發放 14 億美元貸款的條件,直接施壓薩爾瓦多放棄法幣地位。議會投票時,71% 的民眾明確反對這項曾被強行推行的政策。

歐盟也以「反洗錢」為由,計畫將薩爾瓦多列入高風險名單。在內外壓力下,薩爾瓦多最終在 2025 年 1 月被迫宣布廢除比特幣法幣地位,這場「金融實驗」以國家經濟瀕臨崩潰告終。

薩爾瓦多立法機構廢除了比特幣法幣法,並同意不再使用公共資金購買額外的比特幣,這是 1 月份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達成的 14 億美元貸款協議的一部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中包含的意向書由薩爾瓦多財政官員簽署,確認該國比特幣餘額未增長。資料來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政府還同意削減對 Chivo 比特幣錢包的支持,該錢包在該國居民中的使用有限。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7 月份發布了一份報告,披露薩爾瓦多自 2024 年 12 月簽署 14 億美元貸款協議以來尚未購買任何新的比特幣,這在加密社群引起了震動。

戰略轉向:從法幣到戰略儲備

儘管取消了比特幣的法幣地位,薩爾瓦多並沒有完全放棄比特幣戰略。該國繼續累積比特幣儲備,目前持有 6313 枚,價值超過 7.02 億美元。

政府還通過了新銀行法,允許 BTC 投資銀行為成熟投資者提供服務。截至 2025 年,已有 80,000 名公務員獲得比特幣認證,薩爾瓦多還舉辦了多個公共比特幣和人工智慧教育項目。

2025 年 8 月,薩爾瓦多甚至進行了一次「量子遷徙」,將國家持有的 6.8 億美元的比特幣儲備,從單一地址轉移至 14 個分散的、新的區塊鏈地址,以增強國家戰略比特幣儲備安全性與長期託管。

經濟與民生:實驗背後的真實代价

薩爾瓦多的比特幣實驗給這個經濟薄弱的國家帶來了沉重負擔。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23 年薩爾瓦多中央政府債務佔 GDP 的 101.7%,比特幣價格波動直接加劇了債務危機。

穆迪 (Moody’s) 將其主權信用評級下調至 Caa3,瀕臨違約邊緣。這些錢本來能用來修路、建學校,現在全砸在了這些虛無飄渺的東西上。

普通民眾的生活並未得到改善,商家收了比特幣得立刻換成美元,否則價格一跌就虧錢。2025 年 2 月,薩爾瓦多被迫宣布廢除比特幣法幣地位,這場「金融實驗」以國家經濟瀕臨崩潰告終。

地緣博弈:小國在大國遊戲中的困境

薩爾瓦多的比特幣實驗背後有著更深層的地緣政治因素。美國看到中國金融體系越來越強,人民幣的國際化勢頭明顯,貿易和跨境支付能力也在增強,他們心裡當然不舒服。

美國試圖通過立法規範穩定幣,搞出「美元—穩定幣—美債」這套閉環,想把比特幣也納入自己的體系裡。2025 年美國眾議院通過的《天才法案》,要求穩定幣發行商得有 100% 的美元或美債當儲備。

薩爾瓦多當初一頭栽進去,大概是覺得能靠比特幣繞開美元控制,結果反而成了美國資本的試驗品。2023 年薩爾瓦多外債佔 GDP 比重超過 80%,其中不少債務是靠抵押比特幣借的,價格一跌就得追加抵押品,國家財政被拖得喘不過氣。

未來展望:數位貨幣與國家主權的思考

薩爾瓦多的實驗並非全是失敗。柏林市仍有 100 多家商戶接受比特幣,土耳其企業豪擲 16 億美元投資「比特幣城」周邊港口,薩爾瓦多甚至成為首個發行代幣化美國國債的國家。

布格磊在採訪中坦言:「它沒達到預期,但給我們帶來了品牌和投資。」如今比特幣雖不再是法幣,卻以更市場化的方式存續——企業可自主選擇是否接受,政府則將重心轉向完善監管框架。

這場實驗留給世界的思考遠未結束。數位貨幣能否真正普惠金融?國家主權貨幣與去中心化資產如何共存?在加密貨幣監管全球缺位的當下,小國的冒險究竟是創新還是賭博?

薩爾瓦多比特幣辦公室在 2025 年 9 月的「比特幣日」宣布,他們又增持了 21 枚比特幣。總統布格磊在社群媒體上強調,國家比特幣儲備已達 6313.18 枚,市值約 7.01 億美元。

這個數字彷彿在訴說一個小國對金融自主的倔強堅持。在聖薩爾瓦多街頭,比特幣 ATM 機依然立在那裡,只是鮮有人問津。

四年的比特幣實驗給這個國家帶來了國際聲譽和深刻教訓,總統布格磊的一句話點明了關鍵:「它沒達到預期,但給我們帶來了品牌和投資。」

引入以太坊虛擬機,BRC 2.0 能否重現比特幣銘文的昔日輝煌?

德國「賣飛比特幣」痛失30億美元!薩爾瓦多HODL浮盈已4億鎂

IMF打臉:薩爾瓦多自今年2月就未買入任何比特幣,但布格磊說有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