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貨幣市場 > 彭博警告「加密市場脆弱化」:高槓桿導致15億美元清算,若跌破11萬美元將崩盤

彭博警告「加密市場脆弱化」:高槓桿導致15億美元清算,若跌破11萬美元將崩盤

2025/09/25 3

無預警清算逾 15 億美元,高槓桿再度撕開加密市場罩門,期權到期與資金放緩增添不確定(前情提要:比特幣跌破11.3萬美元「爆倉16億鎂」,麻吉大哥扛多單慘虧1800萬 )(背景補充:Michael Saylor:比特幣激情時刻已經過了!散戶會「越來越無聊」 )

一場毫無預警的槓桿大清算打破加密貨幣市場原先的平靜,彭博專文分析昨日起過 15 億美元合約被強制平倉,比特幣 (BTC) 一度跌 3%,以太幣 (ETH) 最深挫 9%,市場總市值瞬間跌破 4 兆美元,超過 40 萬個倉位遭掃出場。這波衝擊不只是今年最劇烈的回檔,也再次凸顯高槓桿交易讓整體生態對流動性收縮極度敏感。

回顧 2025 年 9 月下旬行情,比特幣最低逼近 114,000 美元關口,以太幣更考驗 4,300 美元。Orbit Markets 聯合創辦人 Caroline Mauron 指出,

「市場雖然正在盤整,但情緒仍然緊繃;若比特幣跌破 110,000 美元、以太幣跌破 4,000 美元,恐引發新一輪拋售。」

短線買盤雖協助價格回彈,不過整體開倉意願顯著下降,反映投資人對後續波動的顧慮。

9 月 26 日將有約 230 億美元的比特幣與以太幣期權到期,規模創歷史新高。從期權到期分佈來看,押注集中在 95,000 美元下方與 140,000 美元上方,顯示交易者兩端同時布局極端波動。所謂「最大痛苦點理論」預估,比特幣與以太幣分別傾向在 114,000 與 4,500 美元附近結算,這讓市場短期價格更易被拉向特定區域,進一步放大槓桿多空的對決。

流動性與結構性挑戰

本輪下跌並非單一誘因,更深層背景在於資金流動放緩。彭博報導指出,今年初推高價格的「加密金庫公司」因股價走弱無法持續募資,導致代幣買盤大幅縮水。與此同時,幣安以太幣永續期貨未平倉量雖仍高達 84 億美元,最高 125 倍槓桿卻讓流動性變薄時的價格防線更脆弱。FalconX 全球衍生品主管 Griffin Sears 直言,

「這是一場去槓桿化事件。」

Ergonia 研究總監 Chris Newhouse 也補充,「以太幣急跌反映的是『過度槓桿遇上薄弱流動性』,而非基本面惡化。」

前瞻:宏觀變數與自我修復

儘管波動放大,比特幣相對展現韌性,市場深度與作為投資組合避險工具的角色逐漸鞏固。Sears 預期,未來比特幣走勢將更緊跟股市與宏觀風險因子;一旦聯準會釋出降息訊號,新一波機構資金仍可能回流。不過,這場 15 億美元清算已為所有參與者敲響警鐘:在去槓桿化過程尚未結束之前,適度控管槓桿、留意宏觀流動性,將是穿越高波動環境的唯一可靠指南。

清算風暴雖帶來陣痛,也成為市場體質再平衡的契機。當投機泡沫被擠出、資金來源重組,加密市場能否站上新的基礎,最終仍取決於投資人是否記取高槓桿的代價,並在下一次風險來臨前留足緩衝。

你的電腦正在幫駭客挖比特幣!3,500個網站遭植入「挖礦腳本」,隱形劫持讓用戶毫無察覺

阿爾及利亞封殺加密貨幣!比特幣挖礦、穩定幣、數位錢包全禁,打擊恐怖主義

Tether 執行長喊今年要成「全球最大」比特幣礦企:挖礦才可保 BTC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