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法規 > 鬆綁虛擬資產風投,韓國加密創業的春天要來了?

鬆綁虛擬資產風投,韓國加密創業的春天要來了?

2025/09/14 4

時隔 7 年,韓國虛擬資產公司終於重獲「風險企業」身份,可作為技術型新創企業和成長型公司,享受風險投資、技術擔保和政策融資等支持。

為加密公司打開大門的,是韓國中小企業風險投資部與內閣 9 月 9 日通過的《風險企業培育特別法實施令》修訂案。其將「區塊鏈/虛擬資產(加密貨幣)交易與經紀」從「受限/禁投」行業名單中刪除,將於 9 月 16 日正式生效。

7 年限制令與幾乎「消失的」韓國加密新創企業

2018 年 10 月,韓國政府出於抑制投機、保護散戶與金融穩定的立場,將虛擬資產相關業務列入《風險企業培育特別法實施令》的「限制/受限行業」名單。與夜店、賭場等被列入同類受限行業的做法一樣,彼時監管將加密貨幣視為「高風險、不可授權的領域」。

在當時,韓國政府的嚴格監管也有其內在合理性。時值全球 ICO 熱潮,韓國國內出現多起「ICO 詐欺」與「虛假專案」案例,成千上萬名韓國散戶投資者因此而蒙受損失。

例如,一家名為 Shinil 集團的公司推出「Shinil Gold Coin」,宣稱承諾買家將獲得從俄羅斯沉船上的巨量黃金,其代幣在一年多的時間內吸引了約 10 萬名韓國投資者的 5370 萬美元投資。然而,該公司執行長在之後承認「沒有確鑿證據表明船上載有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這場 ICO 騙局讓超過 2600 名投資者損失了至少 800 萬美元。

類似的事件層出不窮,涉及金額從幾十萬到數百萬美元不等,加劇了公眾與政府對「加密投機」的負面認知,這也成為韓國監管收緊,將虛擬資產行業邊緣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此時加密貨幣相關新創企業並未被全面禁止,但其被列入限制業種就帶有一種高風險與不被信任的標籤,且因缺乏稅收、貸款擔保、政策性資金支持,與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行業相比處於明顯的弱勢地位。

據 Tracxn 的資料,截至今年 7 月 23 日,韓國區塊鏈技術領域僅有 1 家新創業公司成立,而在 2018 年,韓國成立了 170 家區塊鏈技術創業公司,而這是過去 10 年來成立創業公司數量最多的一年。此外,僅出現加密牛市及尚有餘熱的 2021 年與 2022 年,成立了逾百家區塊鏈技術創業公司。

韓國區塊鏈技術領域公司成立數量同比

此外,截至 2025 年 7 月,韓國區塊鏈技術公司共在 4 輪股權融資中籌集了 1330 萬美元,而去年同期,韓國區塊鏈技術公司已在 17 輪融資中籌集了 3230 萬美元 —— 同比下降了 58.82%。

新政動因:監管體系完善與數位資產趨勢

在中小企業風險投資部發布的官方公告中,其明確指出新修訂的《風險企業法實施令》旨在一方面建立符合全球趨勢的數位資產生態系統,為培育創新產業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則是與金融當局合作,建立透明的市場秩序,並將使用者保護放在首位。這兩條分別指向虛擬資產全球趨勢愈演愈烈的時代背景,和對加密貨幣市場監管以及投資者保護的必要性。

而本次修訂案的關鍵人物、中小企業和新創企業部長韓成淑認為,這項監管改革旨在使韓國與全球數位資產趨勢接軌,並確保未來的成長引擎。她表示:「我們將集中政策力量,打造一個透明、負責任的生態系統,使風險資本能夠順暢流動,並支持新興產業的發展。

中小企業風險投資部部長韓成淑

由此可見,本次政策鬆綁,不僅得益於數位資產行業全球地位的顯著提升,也與韓國日趨成熟的監管環境密不可分——2021 年,韓國修訂《特定金融信息法》,引入了虛擬資產企業報告制度,虛擬資產服務商被納入與金融機構相似的 AML/KYC 義務;2024 年生效的《虛擬資產使用者等保護法》,則賦予金融監管機構實質性的監督、檢查與制裁權,並規定了一系列保護使用者資產與防範不正當交易的具體義務。

兩項關鍵法律的修訂,分別在「反洗錢監督」與「使用者保護/市場秩序」兩個方向上補上了法律與監管空白,弱化了原來那個「缺監管而乾脆一刀切」的政策邏輯,轉變為現有監管能力已足以承接產業扶持。

禁令解除,韓加密 VC 或迎來春天

解除限制令這道緊箍,無疑將為韓國加密產業注入新活力。

加密新創企業今後可更容易獲得國內風險投資和政府支持,降低融資成本和難度,為包括 DeFi、區塊鏈基礎設施等領域創造新的早期融資機會,並將加速其國內區塊鏈產業成長並擴大海外影響力。

對於韓國加密風投公司而言,它們也能放開手腳,可能將更積極部署資本,擴大對早期 DeFi、區塊鏈底層與基礎設施專案的投入。其中,值得關注的 VC 包括:

Hashed,韓國最有影響力、最公開聚焦於區塊鏈/加密的早期風投之一,總部設在首爾並在矽谷、新加坡等地有布局。Hashed 長期參與全球與本土重磅專案(其官網及投資組合頁列出 Aptos、Injective 等鏈/專案),同時在韓國組織黑客松、生態建設活動,是韓國 Web3 生態的重要資本推動者與「社群-投資」結合的範例。

Dunamu & Partners,Upbit 營運商 Dunamu 成立的投資子公司,公開有較大規模的對外投資組合,涉足區塊鏈/FinTech 與更廣泛的科技新創企業。因 Dunamu 本身又是頭部交易所營運方,其或許可以憑藉策略投資者身份為專案方提供市場流動性支持。

Kakao Ventures,Kakao 系列的風投公司,長期參與區塊鏈與支付場景的策略投資,借助 Kakao 的流量與 Kaia 生態,為被投專案提供流量、底層鏈與商業化通路。對想在韓國落地的鏈上專案而言,Kakao 系列是重要的策略資本與生態入口。

此外,韓國的金融系統與大型科技財團也在加密領域加速布局。銀行系與機構系的投資平台 KB Investment 可憑藉資金實力、合規與風控能力,為被投企業提供長期成長所需的機構資本與管道資源;而三星的策略投資部門 Samsung Next 則以產業級的技術與市場協同著稱,為區塊鏈基礎設施與應用型專案提供技術背書、全球化資源與生態級合作機會。

📍相關報導📍

Upbit、Bithumb 同日上線 USD1、WLFI 交易對,韓國暴漲開關就緒!

韓國四大銀行本週將與Tether、Circle高層會面:探討美元/韓元穩定幣的發行與應用

Bithumb、Upbit槓桿太高?韓國預告8月發佈「虛擬資產借貸服務指南」,擬定七項核心議題

最新文章

同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