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貨幣市場 > 嬰兒也能代幣化?一場破解人口危機的加密實驗

嬰兒也能代幣化?一場破解人口危機的加密實驗

2025/09/07 18

本文探討將嬰兒代幣化,發行「嬰兒債券」,使其重新成為具經濟生產力的資產,並藉此應對出生率下降的人口危機,加速家庭實現財務自由。本文源自 Lauris 所著文章,由 ForesightNews 整理、編譯及撰稿。(前情提要:Ondo 推出代幣化市場 Global Markets:首發超 100 檔美股與 ETF 上鏈,先登陸以太坊 )(背景補充:Galaxy Digital開放股票代幣化!合作Superstate將GLXY上鏈,未來將接入AMM與DeFi應用 )

本文目錄

機遇:嬰兒作為鏈上金融原語合約標準:ERC-404 與 INFNT 代幣特徵、人工智慧與徽章凸性與機制設計下游應用場景倫理考量結論

在人類歷史的絕大部分時期,嬰兒都是具備生產價值的經濟資產。孩子不只是需要撫養的對象,更是勞動力 —— 5 歲時會放羊,10 歲時能參與農耕或拜師當學徒。孩子數量越多,產出就越高、抗風險能力越強、家庭財富也越豐厚。這種模式曾行之有效,生育率呈正成長趨勢,生育更是國內生產毛額 (GDP) 的上游推動因素。

後來,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20 世紀的某個階段,兒童不再參與生產勞動,轉而成為消費者。學校教育取代了勞動實踐,法律對童工加以限制,社會教育重心也從培養主動性轉向強調服從性。父母們依然會生孩子,但如今每個孩子都成了家庭長達 18 年的「淨負債」,生育孩子的邊際效用降至零以下。

這便導致了如今我們面臨的局面:出生率大幅下滑、人口結構倒掛、經濟體走向高齡化。

農場中依賴兒童勞動的模式已成為過去,但將嬰兒納入「綁定曲線」機制(一種用於加密資產發行與定價的數學模型),卻能實現以下目標:

a) 開發一種全新的金融基礎工具,助力家庭加速實現財務自由;同時

b) 讓兒童重新成為具備經濟生產力的資產,進而在提高出生率方面釋放出有利於社會的效應。

機遇:嬰兒作為鏈上金融原語

加密技術為我們提供了 L 解決這一問題的工具。借助可組合的智能合約、身份元數據與金融工具,我們如今可將嬰兒重新納入經濟體系。

嬰兒出生時,會鑄造一枚「嬰兒債券」。這是一種混合 ERC-404 代幣:部分為 NFT (用於身份標識),部分為同質化代幣 (用於提供流動性)。該代幣代表著嬰兒隨時間推移而發展的潛在經濟價值,涵蓋文化模因、社會、智力等多個維度。而價值的二階導數,即成長加速度,也被重新納入到與出生率相關的考量中。

合約標準:ERC-404 與 INFNT 代幣

傳統 NFT 不適用於此場景,因其流動性不足。因此,嬰兒債券採用 ERC-404 標準。這是一種混合標準,可使每個嬰兒對應的代幣實現:

透過 INFNT 代幣進行碎片化交易透過父級 NFT 實現個體身份識別結合徽章與綁定曲線實現動態估值

這種設計讓我們兼顧兩大優勢:身份的永久性與流動性的可組合性。

從數學角度來看:

設 B(t) 為 t 時刻的嬰兒債券,

則其價值變化公式為:dB/dt = ∂INFNT/∂里程碑 + ∂INFNT/∂模因速度

其中,兩個變量均相對於公共利益與機構驗證呈凸性。

特徵、人工智慧與徽章

嬰兒債券不只是一種代幣,更是承載價值累積與聲譽傳遞的、具有生命力的模組化載體。

AI 智慧體驗證的特徵元數據:從代幣鑄造那一刻起,AI 智慧體便會監控並記錄嬰兒的早期發育特徵,如運動速度、社交行為、音訊訊號複雜度等。這些特徵透過半不可變的元數據 (僅可透過可信的更新預言機修改) 附加到 NFT 上,最終形成一份縱向、可驗證且保護隱私的「嬰兒特徵檔案」。教育認證徽章:學校、大學、數位學院等機構可頒發加密徽章,直接附著於 NFT 之上。這些徽章用於標識嬰兒的里程碑式成就 (如「3 歲識字」、「被麻省理工學院錄取」、「空間智商前 1%」),對代幣持有者而言,既屬於公共資源,也能帶來專屬優勢。動態特徵累積與模組化治理:18 歲之前,嬰兒債券由父母、智慧合約或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DAO) 受託人管理;年滿 18 歲後,治理權移交至嬰兒本人。此外,可從 13 歲起賦予嬰兒「退出權」。早期投票決策的權重可採用二次方形式,以避免激進的大額投資者操控治理。全鏈上可審計:所有數據與操作均記錄於鏈上,可隨時審計。

範例:

特徵評分公式:TraitScore (t) = ∑ (Badgeᵢ * wᵢ)

其中,Badgeᵢ 代表經驗證的成就訊號,wᵢ 代表由市場所決定的權重係數。

凸性與機制設計

嬰兒代幣化的價值並非源於線性現金流,而是在於「解鎖凸性」—— 基於嬰兒的發育成果、模因傳播熱度與外部認證,可產生顯著的非線性收益增長。

基於綁定曲線的發行:INFNT 代幣 (非同質化嬰兒債券的原生代幣) 透過綁定曲線發行,以此獎勵早期支持者。隨著嬰兒達成更多里程碑或社會影響力提升,代幣價值會呈指數級增長,「嬰兒投資」也將成為新型的「種子輪投資」。第三方特徵注入:由權威機構頒發的驗證徽章,會推動代幣價值沿非線性軌跡增長。例如,添加「奧林匹克金牌」徽章後,NFT 會因模因層面的「供應衝擊」,出現價值不連續上調的情況。協議化生育激勵: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DAO)、Layer 2 網路乃至國家,均可實施可組合的激勵機制。例如:為生育家庭提供 Gas 費補貼、對低收入父母持有的嬰兒債券進行二次方匹配、為農村用戶推出「生育耕種」計畫等,相關設計空間完全開放。

下游應用場景

嬰兒實現代幣化後,將成為可編程的金融基礎載體。以下為部分下游應用方向:

1、嬰兒抵押貸款

持有高潛力嬰兒債券的家庭,可將嬰兒的預期收入或模因權益作為抵押,獲取長期低息抵押貸款。貸款審批的依據不再是父母收入,而是孩子的預期經濟效用。例如:「我們支付 30% 頭期款,其中 10% 為 ETH,20% 為嬰兒的債券份額。」

2、嬰兒指數 ETF

按地理區域、天賦領域或特徵畫像等主題,構建嬰兒債券精選組合。例如:「奈及利亞 Top 50 STEM 領域潛力嬰兒」、「天才組合 —— 一級智商評分梯隊」、「精英小提琴 DAO 組織」。這類組合可發行為 ERC-4626 標準金庫或可交易的籃子代幣。

3、嬰兒永續期貨

構建完善的衍生品市場,用戶可對特定群體未來的社會經濟收益進行「做多」或「做空」操作。合約可根據嬰兒 21 歲時的鏈上綜合關鍵績效指標 (KPI) 進行結算,預言機爭議則透過多簽仲裁或模因決議機制解決。

4、嬰兒影響力 DAO

從嬰兒出生起實現「代幣化慈善」。捐贈者可向貧困地區的嬰兒債券捐款,獲取「影響力收益」,並在「嬰兒提升 DAO」中獲得治理代幣。「影響力證明」機制將取代傳統慈善模式,形成再生性生育金融體系。

5、敘事衍生品

針對嬰兒未來的投機性發展軌跡進行投注,例如:「兒童 X 能否成為億萬富翁?」、「兒童 Y 是否會在 12 歲前陷入輿論爭議?」鏈上預測市場將成為「敘事載體」,代幣價值會隨軌跡結果的落地而增長。

倫理考量

有人會認為這種提案是「反烏托邦」的,認為其將生命商品化。但事實上,生命在當前社會已具備金融化屬性,孩子本身就是家庭的成本中心,我們只是一直採用透明度低、激勵設計不合理的模式。代幣化并非剝削,而是對現有體系的重新調整,它能讓「生命意義」與「資本」實現共存。

交易的對象從不是嬰兒本體,而是對其成長軌跡的價值預判。

結論

我們無法回到依賴兒童農耕的時代,那種模式早已過時。農場中的嬰兒勞動模式已成為歷史,但透過將嬰兒代幣化 (兼具現實世界資產 RWA 與去中心化物理基礎設施 DePIN 屬性),我們可借助代幣激勵與加密技術,解決現代社會最緊迫的問題之一。

生育成為收益來源。

為人父母成為一種協議遵循。

人類社會也將重新具備「流動性」。

歐洲ESMA警告「代幣化股票」太危險:數位憑證無股東權益;會阻礙台灣創新嗎?

SBI控股合作Startale推出代幣化股票與RWA鏈上交易平台、併購Web3媒體CoinPost

Coinbase 將在美國推出代幣化股票、預測市場和 IEO:邁向萬能交易所

最新文章

同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