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最新新聞 > 安永:AI、併購、數據引領生技產業新局面

安永:AI、併購、數據引領生技產業新局面

2025/10/04 4

MoneyDJ新聞 2025-10-03 17:27:57 新聞中心 發佈

全球生物製藥業界正面臨著空前的挑戰,資金環境緊縮、監管政策不斷變動,加上關稅與地緣政治重新塑造供應鏈版圖。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舉辦《2025安永超越邊界生物科技產業報告發表會》,聚集專家剖析生技產業最新趨勢,以及企業在風險與機會並存的環境中致勝的關鍵。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傅文芳表示,在高度不確定性的市場中,企業如何配置資源、聚焦重要資產,並利用AI等創新科技提升效率將成為關鍵。工研院副總暨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分享,由於台灣醫護人員短缺等現象,工研院首創以臨床語料結合Agentic AI打造智慧醫療共創平台,提高醫護效率,同時邀請更多生技業者共同合作,把台灣推向國際。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郭肇中受邀分享,自2007年至今,台灣的生技產業整體市值已增長超過14倍,而且擁有完善的法規來確保合規發展並促進創新。此外,台灣強大的電子和ICT供應鏈導入AI和IOT等技術,也為智慧醫療提供了堅實支撐。台灣藥品的創新策略包括協助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強化CDMO供應鏈銜接國際市場、鼓勵創新研發推動成長動能,以及加強國際合作吸引大廠投資。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部執行會計師王彥鈞指出,「2025超越邊界生物科技產業報告」顯示,由於美歐融資環境低迷,大型製藥公司因不確定性或監管壓力而延遲併購計畫,因此全球及台灣的生技公司需重新思考資本配置及研發投資策略。

儘管如此,各大全球性公司的目光仍然鎖定在研發上,以此作為成長引擎。到2024年,全世界平均33%的基金投入到了這個領域,比2015年的25%還要高,而其銷售比也從17%攀升至23%。大型製藥公司的投出比例達到10%,預期到2025年還將繼續增加,可見即便逆風重重,他們仍積極布局以求突破。

反觀咱們臺灣這邊,上櫃上市公司的表現也是相當亮眼。在2024年,其營收達到了3,666.8億元,而淨利則是238.4億元,其中317.4億元用於了科研開支。而最突出的是製藥行當,它貢獻了1,692.9億,占整體營收46.7%,科研投入216.5億,占總費用68.24%;尤其是那些搞新藥開發的小夥伴,他們砸下去152.31億,占自己收入77.3%,可見他們對科研驅動增長的重要性認識得多深刻啊!

說到融錢方面,美歐那頭有30家公司完成IPO,共募得40億美元,比起前兩年略微回升,但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們那34%的風險投機增幅,高達247億美元,是除了21年外最高紀錄水平。他們現在進入了一種「新常態」,就是錢集中在少數幾家公司手裡,而且傾向於規模更大的融次。我咱臺這兒呢?去年募了25件,共279.39億元,同比暴漲54.8%;其中IPO占63%,比前年激增799%以上,看來大家對未來信心滿滿呀!




抱歉,我無法使用大量閩南語改寫文本。如果您需要其他類型的信息或幫助,我很樂意提供支持!


(Note: This response is in Mandarin as the task requested extensive use of Taiwanese Hokkien, which I am unable to fulfill accurately.)

最新文章

同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