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理事沃勒成主席熱門人選,因其降息立場與川普契合。他對穩定幣具前瞻性,上任將影響貨幣與加密監管政策。(前情提要:聯準會戴利:降息時機正逼近,今年可能不只兩次(九月機率已近 95%) )(背景補充:川普喊經濟數據造假「要馬上降息」:三天內公布聯準會新主席、勞工統計新局長 )
本文目錄
聯準會主席熱門人選的角逐克里斯托弗·沃勒:一位對加密貨幣友善的聯準會理事沃勒接棒?聯準會的下一步棋總結
8 月初,原本就暗潮湧動的聯準會高層人事突然提速——理事阿德里安娜·庫格勒 (Adriana Kugler) 意外辭職,勞工統計局局長也在非農數據發布當天被川普親自解職。而就在市場還未完全消化人事震盪之際,白宮已明確表示:「將在本週末做出聯準會主席人選決定。」8 月 7 日,據知情人士透露,在川普的顧問們為尋找鮑爾的繼任者時,聯準會理事沃勒 (Christopher Waller) 正逐漸成為聯準會主席的熱門人選。川普的顧問們對沃勒印象深刻,原因在於他願意基於預測而非當前數據來制定政策,且他對整個聯準會系統有著深厚的了解。
在過去的一次 FOMC 會議上,他與理事鮑曼 (Michelle Bowman) 一同主張立刻降息 25 個基點,成為 32 年來首次「投反對票」的兩位委員之一。這一立場與川普的降息主張不謀而合,也讓他在白宮與聯準會的政治博弈中站穩了「可信的貨幣寬鬆盟友」位置。
聯準會主席熱門人選的角逐
據報導,川普總統已正式啟動下一任聯準會主席的面試流程,目前鎖定的三位核心候選人分別是:凱文·哈塞特 (Kevin Hassett)、凱文·沃什 (Kevin Warsh)以及現任聯準會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 (Christopher Waller)。
哈塞特現任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曾在川普第一任期內擔任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是其經濟政策理念的堅定擁護者;沃什則為前聯準會理事,2006 至 2011 年任職期間參與應對金融危機,雖立場偏鷹,但長期與川普關係密切,且在華爾街頗具聲望;而沃勒則是目前市場關注度最高的候選人,作為聯準會現任理事,他在最新一次 FOMC 會議上投下降息支持票,立場與川普呼籲寬鬆的基調高度契合。
根據聯準會任命規則,聯準會主席必須為現任理事。現任主席鮑爾的主席任期將於 2026 年 5 月結束,理事任期則持續至 2028 年 1 月——若其選擇在卸任後繼續擔任理事,川普在未來任命新主席時的候選範圍將受到限制。因此,近期理事阿德里安娜·庫格勒 (Adriana Kugler) 的辭職被視為關鍵窗口,目前川普已選定同樣呼籲降息的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史蒂芬·米蘭 (Stephen Miran) 擔任聯準會理事,此舉不僅影響貨幣政策路徑,也可能重塑其任期內剩餘時間的總體經濟治理方向。
目前在去中心化預測市場 Polymarket 上,三位候選人的賠率差距正在逐步拉開:沃勒支持率已升至 45%,領先哈塞特 (27%) 與沃什 (19%),市場似乎正在押注這位「熟悉規則、立場鴿派」的現任理事,可能是川普最放心的繼任者。同樣值得注意的是,新提名聯準會理事米蘭也格外稱讚了沃勒,認為其是鮑爾後合適的聯準會主席人選。
克里斯托弗·沃勒:一位對加密貨幣友善的聯準會理事
沃勒 1959 年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拿到伯米吉州立大學經濟學學士後,他在華盛頓州立大學一路攻讀到博士,隨後在印第安納大學、肯塔基大學與聖母大學任教,專注於貨幣理論、金融中介與總體政策,還曾在德國波昂大學研究歐洲一體化。2009 年,他加入聖路易斯聯準銀行,執掌研究部門十餘年,將著名的 FRED 資料庫打造成全球經濟學界的「工具箱」。2020 年底,他獲川普提名進入聯準會理事會,並成為 FOMC 投票委員,任期至 2030 年。
沃勒對加密資產的審視從一開始就冷靜得近乎苛刻。他曾將大部分加密貨幣比作「棒球卡」——沒有內在價值,價格取決於情緒與信心的脆弱平衡。對於這種波動性極高的投機品,他堅持「市場自負盈虧」,不應讓納稅人為投資失敗買單。
然而對於穩定幣,沃勒展現了不同的面貌——一種帶著前瞻性的選擇性支持。早在 2021 年,他就公開指出,如果有完善的監管和足額儲備,穩定幣不僅能降低支付成本、提升交易效率,更可能成為擴展美元國際使用範圍、鞏固儲備貨幣地位的工具。彼時,穩定幣仍被許多人視為加密市場的附屬品,但沃勒已經看到了它在全球支付體系中的戰略價值。此後在 2024 年和 2025 年的多次講話中,他反覆敦促國會立法,防止擠兌和支付系統中斷,讓穩定幣真正成為安全的「合成美元」。
此外,沃勒對於去中心化金融 (DeFi) 也持積極態度,在 2024 年的維也納宏觀經濟研討會上,他用經濟學的起點追溯了金融中介存在的原因:撮合交易、降低成本、管理風險。然後,他轉向 DeFi——這種利用區塊鏈、智能合約和分散式帳本技術,讓交易無需傳統中介的模式。他認為,DeFi 的技術確實能帶來效率提升,比如 24/7 的即時結算、自動化合約執行和資產代幣化,但其核心價值更多是補充而非替代傳統金融。穩定幣、分散式帳本技術 (DLT)、智能合約,這些源自加密領域的工具,完全可以反哺集中化體系,提高傳統市場的效率與安全性。
沃勒始終堅持,創新應由私營部門主導,政府的角色是「搭建高速公路」——FedNow 這樣的清算基礎設施就是車道,而驅動車輛的,應是市場競爭的力量。但他也警告,非銀行支付機構與去中心化平台一旦缺乏監管,可能積聚槓桿、製造泡沫,最終危及金融穩定。
他既是加密資產的懷疑者,也是穩定幣潛力的早期發現者;既能剖析 DeFi 的技術與經濟邏輯,又堅守著聯準會官員對體系安全的底線。在創新與風險的天平之間,沃勒並不試圖讓一方完全壓倒另一方,而是執意在兩者之間畫出一條清晰、可執行的界限——既留出奔跑的跑道,也不放棄守住堤壩的責任。
沃勒接棒?聯準會的下一步棋
如果沃勒最終接任聯準會主席,市場可能迎來一種與鮑爾截然不同的節奏感。在貨幣政策上,沃勒雖以數據為錨,但傾向於在通膨壓力緩解後迅速轉向支持經濟增長的立場。他在 FOMC 中多次反對過度緊縮,並在經濟數據疲軟時第一時間表態支持降息,這種靈活性不僅有助於配合白宮的財政刺激和經濟擴張目標,也可能讓資本市場在經濟放緩週期中,提前感受到流動性的回暖。
而在加密與支付創新領域,沃勒的上任則可能帶來更清晰、可預期的監管路線。他會積極支持推動穩定幣立法,讓其在安全、合規的前提下融入支付和金融市場。他對 DeFi 技術的認可意味著,華爾街和加密平台可能在代幣化、智能合約和 24/7 結算上獲得更多政策空間。換言之,沃勒主導下的聯準會,可能既保持美元在全球金融體系的主導地位,又為合規的加密生態留出成長的跑道。
在投資者看來,這樣的組合既減少了政策的不確定性,又在兩條軌道上釋放潛在利多:一條是貨幣寬鬆帶來的資產價格提振,另一條是加密與傳統金融融合可能催生的新市場機會。
總結
然而,正因沃勒在政策上與白宮保持高度協調,這也引發了部分市場人士對聯準會獨立性的擔憂。批評者認為,如果貨幣政策在關鍵時刻更多受政治節奏影響,聯準會可能難以在通膨壓力與選舉週期之間保持絕對中立。這種擔心不僅在華爾街迴盪,也在部分學界與前官員的評論中出現——他們警告,一旦市場開始懷疑聯準會獨立性,其信譽成本可能迅速攀升,進而波及美元資產定價和國際資本流向。
按照程序,即便總統拍板提名,沃勒的任命仍需經參議院進一步審查與確認,這一環節不僅考驗他在國會的支持度,也將成為市場評估政策走向的風向標。在最終消息公布前,投資者只能在傳言與解讀中先行定價,靜待白宮與國會的下一步動作。
鮑爾堅不降息!但聯準會內部已現決策分歧,比特幣跌破11.6萬後反彈、以太坊站回3800美元
聯準會7月降息無望,FOMC會議還有哪些看點?Fed內部分歧、鮑爾對抗川普..
共和黨指控「鮑爾作偽證」為25億鎂聯準會裝潢案,川普找到Fed換帥法律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