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已經於 8 月 6 日採取行動,對十家境外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祭出全面封鎖,當地用戶目前已經無法透過菲律賓電信服務商 PLDT 提供的網路,訪問 OKX、MEXC、Bybit、KuCoin、Bitget、Kraken、CoinEx、Phemex、BitMart 和 Poloniex。(前情提要:菲律賓開放使用USDT支付「社會保險」、韓國濟州島擬將NFT和虛擬貨幣引入旅遊業)(背景補充:新加坡MAS祭全球最嚴監管,無牌交易所自今夜流浪地球)
本文目錄
封鎖依據:資本門檻與本地註冊雙重要求用戶震盪:交易中斷與流動性緊縮東南亞刮起同款監管風暴下一步:留或走的考題
菲律賓封鎖境外加密貨幣交易平台!據《Decrypt》昨(6)日報導,菲律賓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已經於 8 月 6 日採取行動,對十家境外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祭出全面封鎖,當地用戶目前已經無法透過菲律賓電信服務商 PLDT 提供的網路,訪問 OKX、MEXC、Bybit、KuCoin、Bitget、Kraken、CoinEx、Phemex、BitMart 和 Poloniex。
封鎖依據:資本門檻與本地註冊雙重要求
實際上,早在本周一,菲律賓官方就曾發佈公告,判定這些交易所違反了當地法律。在這份公告中,SEC 稱這些交易平台未在菲律賓完成公司註冊,亦未符合 1 億披索(Piso)的資本要求、實體辦公室及月度報告等 CASP 規定。
SEC 認為,未經許可即向菲律賓居民招攬投資,將放大資金損失、身分盜用與市場操縱的風險,因此當局指示主要的網路服務供應商 PLDT 對這些平台立即封鎖,並強調「名單不止這些」。
用戶震盪:交易中斷與流動性緊縮
封鎖當天,許多當地用戶在嘗試登入交易平台時,只能看到攔截頁面,導致用戶面臨資產無法提領、掛單被迫取消,短期流動性急凍等一系列問題。對此,GCash 加密業務負責人 Luis Buenaventura 形容,社群對此「非常憤怒」,質疑監管可能帶有保護主義色彩。
但他也補充,長遠來看,本地合規平台將獲得「未開發的大多數」新手用戶,並能專注教育與詐騙防範。他公開表示:
「雖然現在很痛,但合規平台最終會留下來,使用者也會變得更安全。」
東南亞刮起同款監管風暴
菲律賓並非孤例。例如,泰國就在今年 5 月封鎖了 Bybit、OKX 等五家交易所,印尼則提高了外資平台的稅負,並強化了無證懲罰機制。
區域內動作頻頻,顯示各國正將加密業務拉回傳統金融的監管範圍。菲律賓 SEC 此次重拳出擊,也提醒任何未滿足在地化與牌照條件的交易所,市場准入門檻已不容忽視。
下一步:留或走的考題
面對不斷增高的資本門檻與合規成本,部分平台考慮申請當地牌照,投入人員、稅務和辦公空間;另一些則可能選擇撤出,將用戶導向本地業者或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短期內的陣痛在所難免,但菲律賓 SEC 預期,隨著政策逐步完善,到 2026 年本地用戶仍可望達到 1,279 萬。正如 SEC 在聲明中所說:
「合規已非選項,而是生存線」。
📍相關報導📍
灰度報告:機構湧入、監管放行,以太坊強勢崛起背後的多重利好
Kronos:看比特幣反彈!「謹慎樂觀」宏觀市場在等監管好消息
美國加密貨幣 ETF 獲監管綠燈:通用上市標準或於 60 天內實施,哪些項目將成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