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貨幣市場 > 央行回應「開房貸水龍頭」藏鷹派訊息:換屋寬限延至18個月;堅持新青安集中度不放水?

央行回應「開房貸水龍頭」藏鷹派訊息:換屋寬限延至18個月;堅持新青安集中度不放水?

2025/09/09 1

央行延長換屋寬限至18個月,被解讀將在18號理監事會議續守房貸集中度,對沖次貸風險。(前情提要:台中海線房市驚爆「跌破3字頭」,房仲苦笑:租客能買個睡覺的地方 )(背景補充:新青安鬆綁千億元,台灣房價續漲?專家警告首購族小心吃下「甜蜜陷阱」 )

本文目錄

延長期限,但閘門仍未開貸款集中度是最後防線政策錯位考驗三方博弈18 日記者會成為分水嶺

行政院上周讓「新青安」貸款跳脫銀行法72-2上限後,市場一度期待房市資金將全面解凍。然而中央銀行今( 8)在新聞稿宣布,將換屋族必須出售原屋的期限從一年延長至 18 個月。

為何對應政院的要求,僅宣布這項幅度有限的調整,央行在政治壓力與金融穩定之間做出的精準拿捏,也被外界解讀為 18 日理監事會議恐維持「鷹派」基調。

延長期限,但閘門仍未開

央行解釋,近期交易量降溫,部分換屋自住族反映一年內無法完成賣屋流程,延長至 18 個月是「順應市場實情」。央行補充,這並非全面鬆綁,而是針對真實換屋需求進行「人性化」調整。換言之,除非確實先賣後買,否則仍受現行成數與貸款集中度規範所束縛。

貸款集中度是最後防線

自 2020 年底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以來,央行始終把不動產貸款占比視為金融機構風險管理核心。過去央行在公開文件多次強調:「中長期房貸即使具政策目的,銀行仍須承擔房價波動。」此番話凸顯其對次貸風險的警覺,也說明為何即便行政院放寬「新青安」,央行仍選擇只在換屋期限上微調,而不動核心管制指標。

政策錯位考驗三方博弈

當政府力求活絡房市、銀行追求放款收益,央行卻強調金融穩定,三股力道在房貸市場交錯。銀行同時面臨「放多賺多」與「放過頭挨罰」的兩難;自住與投資買盤則必須從看似矛盾的訊號中判斷下一步。眼下「新青安」雖突破《銀行法》 72 之 2 的 30% 上限,但只要貸款集中度規則不變,市場仍難見到資金洪水般湧入,形同政府喊開「房貸水龍頭」,但仍不見有水流出。

18 日記者會成為分水嶺

外界普遍預期,央行將在 18 日理監事會議上重申對房價泡沫與次貸風險的關注。若政策基調未變,「新青安」帶來的買氣將被貸款集中度這道閘門持續節流,房市可能維持「軟著陸」格局。投資性需求受限,自住需求則因換屋寬限延長而稍得喘息,交易量與價格預料難脫溫和整理。

在國內外環境充滿不確定的大背景下,央行透過有限鬆綁展現「精準管理」的態度,既回應行政院照顧民生的訴求,也守住金融穩定最後防線。下一步,就看 18 日理監事會議如何用行動再次劃定房貸水位,為這場政策拉鋸下註腳。

台中海線房市驚爆「跌破3字頭」,房仲苦笑:租客能買個睡覺的地方

房市比特幣「黃金交叉」來了!帥過頭喊房價再跌2成:2025必有第八波打房、分兩次打

楊金龍:台灣房市「軟著陸」見初效,但央行管制不會放鬆,不想重演日本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