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貨幣市場 > 用「1011 暴跌」測試三大交易所 AI 助手:六邊形選手、謎語人,還有一個是「安卓思維」

用「1011 暴跌」測試三大交易所 AI 助手:六邊形選手、謎語人,還有一個是「安卓思維」

2025/10/18 8

三大 AI 面對同一個問題,有人想當「保姆」,有人要我「自己悟」。AI 的海量資訊歸納與 Alpha 洞見已進入實際可用階段。(前情提要:Sam Altman 對談 a16z 創辦人:OpenAI 將激進押注基礎設施,Sora 是重要戰略工具 )(背景補充:搜尋的消亡:AI 時代的購物將如何運作? )

本文目錄

資訊過載時代的交易新解法資訊深度與差異化洞察從「是什麼」到「如何交易」:Alpha 洞見評測「我」該怎麼做結論

隨著加密產業的不斷成熟,其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技術敘事也向更底層、更細分的方向演進,新的應用、協議與代幣層出不窮。與此同時,加密市場仍是波動性最大的市場,在這裡我們依舊能見到山寨幣單日上漲 1000% 或者下跌 90% 的情景。這種爆炸式發展又離資金最近的市場,也為身處其中的用戶帶來了顯而易見的挑戰:

資訊壁壘:底層技術與專案機制日益複雜,非專業用戶理解的門檻越來越高。資訊過載:市場資訊爆炸式增長,真偽難辨、良莠不齊,用戶難以快速捕捉到主流敘事,並從中歸納出全局性、客觀的判斷。需求分化:不同經驗水平的用戶需求差異顯著。新手需要系統性的引導來快速入門甚至幫其進行決策,而老手們則更需要能提升資訊處理與決策效率的專業工具。

近期,各大頭部交易所紛紛布局,推出了內嵌於其平台的 AI 產品,旨在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的資訊獲取與決策輔助服務。

這些 AI 助手能否提供真實、可靠的資訊,能否為用戶提供具有 Alpha 價值的洞見?亦或者是仍在初期的概念性試水產品?它們在真實場景中的表現如何?為了驗證這一問題,我們選取了三款上線已有一定時間的 AI 助手 —— 幣安的小安助手、Bitget 的 GetAgent、Bybit 的 TradeGPT,圍繞 10 月 11 日加密市場的暴跌事件進行一輪深度測評,旨在探究其可用性。

資訊過載時代的交易新解法

你是否曾有過,早上起來發現比特幣大跌 1 萬美元、山寨血流成河又一臉懵逼的情況?早期這種情況下,用戶通常會查看 Odaily 等媒體或 X 平台上 KOL 寫的行情分析及後市展望,而 AI 助手改變了這一局面,用戶能夠不受限於固定資訊來源,更快地獲取回答。但有一點核心差異——媒體的文章來自多重資訊來源並有人工多方審核,品質、準確性和深度具有較高的保障,交易所 Crypto 助手能否達到同等的品質與準確性標準目前仍存疑。

對此,首先我們先向三個 AI 拋出一個比較粗略的問題「10/11 幣圈大跌的原因」進行測試,其回答如下圖所示。

我們按照類別進行梳理,各 AI 回答類型如下

可見從類別上而言,三者從底層設計上就呈現出了巨大差異,GetAgent 為「召回導向型(Recall-oriented)」,其回答最為全面,自主發揮出了大量遠超於用戶要求的解答,對於想要一次性獲取全部資訊的用戶最為便捷;而 TradeGPT 則完全符合「精確導向型(Precision-oriented)」,更傾向於在具體問題上進行深度的挖掘;小安助手則介於二者之間。

資訊深度與差異化洞察

GetAgent 提出了一個其餘 AI 沒有提及的關鍵因素——「某內幕巨鯨在暴跌前 30 分鐘精準做空 BTC,獲利 8800 萬美元」,該巨鯨精準的、疑似最核心的內幕操作,使其成為後市最應當關注的對象,對用戶而言屬於至關重要的資訊,體現出 GetAgent 的巨鯨追蹤和差異化洞察能力。

進一步地,我們向小安助手和 TradeGPT 提問 GetAgent 所提供的標題「當日是否有什麼市場異常現象」,小安助手在回答中提及了該內幕巨鯨,而 TradeGPT 在該回答下沒有提及,僅有當指向性明確地提問「是否有疑似內幕的操作」,它才指明了該巨鯨的存在。

綜上,各 AI 在提供資訊方面存在非常明顯的差異化:

GetAgent 旨在成為一站式助手,完成從是什麼、為什麼到怎麼做的全鏈路閉環,交由用戶根據需要選擇對應的資訊和方案;而 TradeGPT 則最為聚焦,只回答用戶問題最核心的部分,絕不會進行二次延伸,需要用戶有能夠精準判斷關鍵問題的能力,而小安助手則介於二者之間。

從「是什麼」到「如何交易」:Alpha 洞見評測

明確發生了什麼之後,用戶更關心的是後市如何操作,在 GetAgent 大而全的第一版回答中已經提供了短期和中期的操作指南:

短期策略(1-2 週) 逢低布局優質標的:當前恐慌情緒已達極值,歷史經驗顯示這往往是中期底部信號 重點關注 BTC 和 ETH:主流幣種在市場恐慌時具備相對抗跌性 規避高風險 Meme 幣:流動性枯竭的小幣種面臨進一步下跌風險。中期展望(1-3 個月) 基於歷史數據,加密市場從暴跌中恢復通常需要 175-478 天。考慮到當前宏觀環境和技術面修復需求,預計市場將在未來 2-3 個月內逐步企穩。

同樣地,向小安助手和 TradeGPT 提問「分析短期和中期操作策略」,得到答案如下:

小安助手: 當前市場情緒處於「恐懼」狀態,市場廣度極差,多數幣種下跌。機構資金方面,比特幣 ETF 在經歷連續多日的大額流入後,於 10 月 10 日出現小幅流出,而以太坊 ETF 則出現顯著淨流出。這表明市場短期內可能面臨下行壓力,機構資金的謹慎態度值得關注。投資者在制定中期和短期策略時,應充分考慮當前的市場情緒和機構資金流向,警惕潛在的市場回調風險。

TradeGPT: 1.控制倉位,降低槓桿:當前市場波動劇烈,建議降低槓桿倍數,避免高槓桿帶來的爆倉風險。Bybit 支持多檔風險限額,合理控制倉位規模,防止被強制平倉。2.關注關鍵支撐位和阻力位技術面上,關注比特幣 10 萬美元、以太坊 3000 美元等關鍵支撐位,若價格企穩可考慮低吸;若跌破則謹慎觀望或做空。 3.避免追漲殺跌

GetAgent 的特色主要在於其嚴格遵循「普適規律 – 對應策略」給到用戶操作建議,交易期望為正,更給出了不同時間周期下的方案,幫助不同交易風格的讀者明確對應時間下的操作方向,具備不模糊、意見非常明確的特點。

小安助手的回答更多停留在資訊複述層面。它詳細羅列了 ETF 流向與市場廣度等往期數據,但這些歷史資訊更多地是「下跌」的伴生數據,只要大幅下跌則必然發生,往往不能作為市場的前瞻基準。

TradeGPT 則回覆了一種模糊的雙向答案,給出漲了做多跌了做空的策略,屬於中規中矩但價值不足的「安全回答」。

二次測試:ETH 後市如何?

為了進一步探究三個 AI 的回答風格,我們向其提問「預測 ETH 未來一個月的走勢」,三個 AI 的回覆如下圖所示。

GetAgent 再次給出了明確的點位,但判斷基準由普適規律變為了技術分析,並且同樣轉變為雙向方案,但差異在於 GetAgent 給出了更為明確的交易指引,包括分批抄底區間、明確的止盈區間等詳細方案;小安助手則再次複述了大量歷史數據,但沒有具體的操作指引;而 TradeGPT 則再次給到了「壓力位 – 支撐位」的多空雙向方案。

以上問題的提問在 10 月 12 日反彈之前所進行,彼時 ETH 價格約為 3820 美元,截至發文時 ETH 最高觸及 4280 美元後回落,並在 4000 美元 -4200 美元價格之間來回震盪,已有 10% 左右正向收益,驗證了 GetAgent 策略的可靠性。

「我」該怎麼做

交易策略不止在客觀角度存在差異,例如交易週期長短、止盈止損策略,在主觀視角上也「千人千面」,每個人都有其風險偏好和不同的倉位配置需求。在價位策略的基礎上若能根據個人帳戶情況給出建議,則能進一步地實證 AI 助手的可用性與可靠性。對此,我們向 AI 提問「分析我當前資產組合,提出洞察和建議」:

GetAgent 分析出了帳戶配置不平衡、哪些代幣為弱勢代幣已不建議持有等問題,從而給出明確且可執行的操作指令,並在最後附上了配置理由,為用戶提供了清晰的長期調倉目標。

小安助手的回覆則更多停留在觀察層面。 它同樣識別出了資產集中的問題,但給出的建議卻相對籠統,建議雖然正確,但缺乏具體的指導,用戶仍需自行判斷「適當」是多少以及該配置哪些「潛力幣種」,未能有效降低用戶的決策門檻。

TradeGPT 在交易層面依舊呈現出了「打太極」的風格,「ETH 有潛力」、「想賺錢得把 USDT 換成 ETH」屬於正確的廢話,在當下用戶自然明確 ETH 仍具有長期增值潛力,但用戶更希望了解當前還能不能買、應該買多少,而非給「我」一個長期一定對但永遠不知道何時兌現的內容。

結論

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交易所內置的 AI 助手在資訊處理和提供 Alpha 洞見方面具備了相當的可用性。

對於入門用戶而言,這些工具能夠快速整合複雜事件的多方資訊,並給出結構化的分析,極大地降低了資訊獲取與理解的門檻。而對於經驗豐富的交易者,AI 助手能夠幫助其快速發現巨鯨異常動向、提供有價值的交易參考方案,進一步提升其效率與 Alpha 水準。

無論是希望快速跟上市場節奏的新手,還是尋求高效工具的老手,這些日益成熟的 AI 助手都值得一試,它們已成為輔助交易決策的有力工具。

Nvidia擬向xAI投資20億美元,黃仁勳:想參與馬斯克所有項目

黃仁勳喊 AI 時代水電工最搶手,台灣藍領勞工真的更賺嗎?

Altman 同框寶可夢:希望任天堂不會告我們…OpenAI 新 Sora 模型引爆版權戰火

最新文章

同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