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正把華爾街和矽谷拉進同一條跑道,如今監管者決定設下清楚的分道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與金融業監管局 (FINRA) 正同步調查超過 200 家宣布把比特幣等數位資產列為核心庫藏股策略的上市公司,藉此釐清在重大政策公開前股價與交易量異常飆升的原因。這是川普政府掛保證要給市場「明確規則」後,首次大規模出手,目標直指公平揭露和內線交易兩條紅線。
多家亂象:股價先動,公告在後
根據加密諮詢公司 Architect Partners 統計,今年已有 212 家新創與上市公司打算籌集約 1,020 億美元,用於購買加密貨幣並列入庫藏金。調查人員發現,多數公司在揭露該策略前,股價與成交量就像暴風眼外圈的氣壓,突然抬升。SEC 援用 Regulation Fair Disclosure (Reg FD) 條款,要求說明是否曾選擇性向特定投資者分享未公開訊息。前 SEC 執法律師 David Chase 形容這些調查通知函:
「當這些(調查信函)發出去,真的會攪動一池春水。」
從「武器化」到「明確規則」的轉彎
SEC 主席 Paul Atkins 近期批評前任領導層對加密產業的強硬執法「像把監管當武器」,並強調新政府要提供可預期的遊戲規則。這場調查被視為轉型試金石:既要示警違規,也要說明往後的路線圖。
律師事務所 Goodwin 合夥人 Justin Platt 指出,公司通常要求外部投資者簽保密協議,但資訊仍可能外流,導致計畫公布前價格劇烈晃動。他提醒:
「如果在交易定價前幾天股價波動劇烈,可能會導致難以就交易價格達成一致,甚至使交易面臨執行風險。」
市場震盪個案浮上檯面
最引人側目的例子來自 Eightco。該公司預告將增持 Worldcoin,並考慮將以太坊 (ETH) 納入庫藏股後,股價短短數日飆升逾 5,600%。根據 Stocktwits 報導,這波走勢吸引大量短線買盤,也讓監管單位鎖定為樣本。SEC 在 2025 年春季監管議程中明列,將把傳統券商紀錄保存規定 17a-3、17a-4 的範疇,延伸至涉及加密資產的訂單、託管以及轉帳,全程留檔。
下一步:合規成為競爭門檻
業界普遍預期,一旦調查結果出爐,將為加密庫藏股策略訂出披露時間點、資訊同步範圍與內部稽核流程等「最低防線」。違反 Reg FD 的公司可能面臨民事罰款,甚至高層遭刑事起訴。更關鍵的是,若交易被認定含內線成分,後續增資或併購計畫都可能被市場打上折扣。
加密貨幣曾被視為顛覆金融規則的野孩子,如今 SEC 與 FINRA 的放大鏡提醒所有參與者:不論資產形態多新,公平與透明仍是資本市場通行證。對企業來說,懂得在創新與合規之間踩穩步伐,或將成為在數位資產長跑中存活的關鍵。
📍相關報導📍
股價不振、購買力衰退:加密貨幣財庫模式已近終局?
OpenSea宣布啟動「NFT儲備財庫」,買入CryptoPunk #5273保護數位資產文化
加密財庫熱潮:治理創新還是下一場資本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