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貨幣市場 > BNB 新高或非情緒主導,主流投資下 1000 美元格局太小?

BNB 新高或非情緒主導,主流投資下 1000 美元格局太小?

2025/09/23 4

BNB 突破 1000 美元創歷史新高,背後支撐因素包括監管壓力緩解、機構入場、生態壯大及通縮機制。(前情提要:BNB突破1080美元再創歷史新高!市值超越Intel、CZ解釋大漲原因 )(背景補充:BNB突破1,000美元創歷史新高!鑽石手持幣8年獲利1,000倍 )

本文目錄

監管環境顯著改善,CZ 可能「回歸」幣安?擴大金融版圖,獲傳統機構背書加持DAT 主導 BNB 囤幣潮,支持實力雄厚公司技術升級與通縮機制結語

從 0.1 美元到 1000 美元,我們走了很遠,但這只是起點。幣安創辦人 CZ 在社群平台上這樣寫道。伴隨 CZ 悄然將 X 帳號簡介從「ex-@binance」改回「@binance」,社群瞬間沸騰,有人高呼「CZ is back」,也有人因 BNB 的亮眼表現而興奮。

上週四(9 月 18 日),BNB 強勢突破 1000 美元,創下歷史新高;週末繼續攀升,續創歷史新高,最高漲至 1076.3 美元,市值一度突破 1500 億美元,超越了埃森哲、比亞迪等傳統產業巨頭,在全球資產排名中躍升至第 143 位。而這背後,不僅是市場情緒的爆發,更是一場由監管壓力緩解、傳統機構入場、生態壯大以及自身通縮機制共同助推的價值重塑。

圖源:8marketcap

BNB 在本週期能夠「一騎絕塵」絕非單一因素促成,而是多重利好因素疊加共振的結果。

監管環境顯著改善,CZ 可能「回歸」幣安?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其政府採取了更友好的加密政策,整體監管氛圍轉向積極,為幣安及 BNB 等眾多加密貨幣的發展提供了更有利的外部環境。放眼全球,目前幣安已取得 21 個國家或地區的監管許可,並積極與各地監管機構合作。

在此宏觀「順風」下,美國進一步放寬對幣安的監管要求,使市場長期懸而未決的不確定性得到緩解。據彭博社報導,知情人士透露,幣安正與美國司法部就一項潛在協議進行談判,可能提前結束自 2023 年開始的合規監控期。這一進展極大地增強了市場對幣安未來發展的信心。

此消息被曝不久,幣安創辦人 CZ 就將其社群媒體簡介重新與幣安官方關聯,X 帳號個人簡介由「ex-@binance」更新為「@binance」。此舉引發了市場關於其可能以新身份重返幣安的猜測。儘管官方尚未進行聲明,但這一舉動被市場解讀為積極信號,提振了投資者情緒,進而成為拉動 BNB 走高的催化劑之一。

對此,CZ 今晨也發推表示,「新一屆支持加密貨幣的美國政府可能是 BNB 突破 1000 美元最大的推動力。其立場不僅影響了美國,也影響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現在大多數國家都採取了支持加密貨幣的立場。這對產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推動。」

值得注意的是,BNB 此輪上漲背後的支撐,不僅是市場情緒層面的修復,更有一系列堅實的基本面因素,為其價格表現提供了更為持久的底氣。

擴大金融版圖,獲傳統機構背書加持

9 月 10 日,幣安與富蘭克林坦伯頓(Franklin Templeton)宣布達成策略合作,雙方將共同開發數位資產相關產品,旨在推動傳統金融與區塊鏈技術的深度融合。

根據聲明,此次合作的核心是結合富蘭克林坦伯頓在合規證券代幣化方面的專業能力與幣安的全球交易網路和用戶基礎。

幣安作為服務超過 2.8 億用戶的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擁有無可比擬的交易基礎設施和全球投資者網路。而富蘭克林坦伯頓作為一家管理著超 1.6 兆美元資產的傳統金融巨頭,近年來在區塊鏈領域積極布局且呈現多元化,例如通過代幣化傳統金融產品、提供受監管的數位資產投資工具(如 ETF)以及探索區塊鏈在金融基礎設施中的應用。

幣安與富蘭克林坦伯頓的此次合作,被外界視為不僅僅是產品上的互補,更是新金融與舊金融的加速融合,一方提供速度與市場觸角,另一方則帶來合規與制度背書。雙方將致力於提升資本市場的效率、透明度和可及性,以及具有競爭力的收益和結算效率,滿足投資者不斷變化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幣安近期的一系列動作也透露出擴張信號,前不久其還宣布已與南非支付服務提供商 Zapper 建立新的合作夥伴關係,自 9 月 9 日起南非超過 3.1 萬家商戶將開始接受幣安支付,使幣安支付的全球商戶網路擴展至 6.3 萬家以上。無論是與華爾街機構牽手,還是在非洲市場落地支付,幣安正將自身業務更多嵌入至更廣闊的主流金融與消費場景中。

DAT 主導 BNB 囤幣潮,支持實力雄厚公司

今年以來,以上市公司為代表的加密財庫策略成為拉動加密貨幣上漲的重要推動力。在 Strategy 帶動下,BTC、ETH、SOL 等代幣逐漸被納入諸多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中,其中也包含 BNB。多家上市公司、投資機構甚至主權國家都將 BNB 納入策略儲備,形成了另一股推動 BNB 上漲的力量。

在主權經濟體層面,不丹王國新成立的特別行政區格勒布正念城 (Gelephu Mindfulness City,GMC)將 BNB 納入策略儲備。今年 1 月,該經濟特區宣布將 BTC、ETH 和 BNB 一同納入其官方策略儲備資產清單。其理由是 BNB 擁有高市值、良好的流動性,且其背後的 BNB Chain 是經過長期檢驗的成熟安全網路。儘管這是一個經濟特區的行為,並非整個不丹王國的主體行為,但也極大提振了市場對 BNB 的信心。此外,有消息稱幣安創辦人 CZ 曾向吉爾吉斯提出建議在其規劃的國家級加密資產儲備中考慮 BNB,但目前未有公開進展。

相比之下,上市公司更是購入 BNB 的主力軍。目前多家美股上市公司已宣布將 BNB 作為策略儲備資產,部分公司甚至將其作為核心業務方向。例如:

BNB Network Company(BNC,前身為 CEA Industries):目前 BNB 的「頭號粉絲」,獲得了 YZi Labs 的支持,完成了 5 億美元的私募融資,目標是成為全球最大的 BNB 儲備上市公司。公司也因此直接更名為 BNB Network Company,股票代碼改為「BNC」。截至 9 月 10 日,BNC 持有的 BNB 總量已達 418,888 枚。Web3 基礎設施公司 Nano Labs(NA):該公司計劃在三年內投入 10 億美元購買 BNB,目標是持有 BNB 流通總量的 5%-10%。根據該公司上半年財報,共持有 12.8 萬枚 BNB。生物製藥公司 Windtree Therapeutics(WINT):該公司曾宣布已簽署一份最高 5 億美元的普通股購買協議,用於建立股權信用額度(「ELOC」)並強化其 BNB 加密貨幣資金策略。該公司還與 Build and Build Corp 簽署了一份價值 2000 萬美元的額外股票購買協議。ELOC 和 Build and Build Corp 所募集資金的 99% 將用於收購 BNB。生物製藥公司 Liminatus Pharma(LIMN):該公司計劃成立一家名為「American BNB Strategy」的全資子公司,旨在通過該實體籌集 5 億美元,對 BNB 進行長期策略投資。華興資本:該公司與 YZi Labs 簽訂策略合作備忘錄,將投入約 1 億美元用於專項配置 BNB 資產,並推動 BNB 在香港持牌虛擬資產交易所上線,成為首家將 BNB 納入數位資產配置的香港上市公司。

此外,一些投資機構也發起了專注於 BNB 的基金或投資工具:

B Strategy:一家數位資產投資公司,計劃籌集 10 億美元設立一家在美國上市的 BNB 儲備公司。該計劃獲得了 YZi Labs 的策略支持,不僅持有 BNB,還會投資和支持 BNB 生態的發展。Hash Global BNB 收益基金:Hash Global 推出了合規的 BNB 收益基金,該基金計劃在三年內將管理規模擴展至 30 億美元。

針對 BNB 財庫公司(DAT), CZ 在一次視訊談話中表示,已與約 50 家潛在的團隊接洽,但無法對所有的 BNB DAT 公司提供支持,僅會支持少數實力雄厚的公司。

除 BNB DAT 外,BNB ETF 也在一定程度上為 BNB 上漲提供了潛在助力。目前已有兩家機構向美國證管會提交了 BNB ETF 的申請,分別是 VanEck 和 REX Shares、Osprey Funds 的合作申請。這些申請都旨在為投資者提供通過傳統證券交易所投資 BNB 的管道,並可能包含質押收益功能。

如果獲得批准,BNB ETF 將為傳統投資者提供一個受監管且熟悉的投資管道,有望為 BNB 帶來新的資金流入,提升 BNB 的市場認可度和流動性。

技術升級與通縮機制

BNB 的價值支撐不僅來自外部機構和公司的增持,也源於其自身生態的技術進步和經濟模型的優化。

BNB 作為 BNB Chain 的原生代幣,BNB 能創新高離不開 BNB Chain 的優異表現。BNB Chain 曾於 6 月 30 日完成 Maxwell 硬分叉升級,通過提高區塊速度和驗證器協作能力,顯著提升了網路性能。升級後,BNB Chain 網路出塊時間縮短至 0.75 秒,交易最終確認時間加快至 1.875 秒,用戶體驗得到極大改善。BNB Chain 上的 Gas 費用也降低了 10 倍,成為費用最低的區塊鏈之一。

此外,有別於以太坊等 EVM 鏈上常見的三明治攻擊和搶跑,以及 Solana 等區塊鏈面臨的大規模套利和垃圾郵件攻擊,BNB Chain 在抵禦 MEV(礦工可提取價值)攻擊方面表現卓越。BNB Chain 上的開發者、節點、區塊構建者、錢包、DEX 和其他參與者花費了大量精力來減少 MEV 攻擊。

產品方面,WLF 在 BNB Chain 上發行了首個原生穩定幣 USD1,進一步提升了鏈上穩定幣的流動性;多家 RWA 發行方部署在 BNB Chain 上,不僅豐富了 BNB Chain 的資產,還提升了 BNB Chain 在傳統領域的知名度。

BNB 的通縮機制繼續為其價格上漲助力。幣安持續的代幣銷毀計畫逐步降低了 BNB 的流通量,長期持有者獲益。7 月 10 日,BNB 基金會完成了第 32 次季度銷毀,總計銷毀 1,595,599.78 枚 BNB。本次銷毀後,BNB 總供應量剩餘 139,289,513.94 枚。通縮與網路升級的雙重支撐,為 BNB 價格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在如此多的利好因素下,OSL HK 也於 9 月 3 日面向專業投資者開放 BNB 交易服務,成為香港首家支持 BNB 的交易所。

結語

綜上所述,BNB 本輪價格上漲並非偶然,近期包括監管壓力緩解、傳統機構合作深化、機構增加投資以及自身通縮機制等利好因素疊加之下,為其價值提供了多重支撐。BNB 價格突破 1000 美元背後,更多像是市場對 BNB 基礎面與生態潛力的一次肯定,或許遠未觸及其真正極限。

但加密市場起伏不定,短期內投資者仍需謹慎。長期來看,BNB 與幣安的營運狀況密切關聯,未來監管走向仍存在不確定性。此外,無論是 BNB Chain 還是 CEX 業務,未來也面臨著來自其他公鏈和交易所(CEX 和 DEX)的激烈競爭。

正如 CZ 最新所言,「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因此,儘管 BNB 是如今加密市場的「當紅炸子雞」,PANews 建議用戶理性看待市場,避免追高陷入 FOMO,將關注焦點放在長期價值與生態發展上。

專訪 BNC 執行長 David:揭秘 BNB 版微策略的前世今生

BNB 與 SOL 儲備公司對比:亞洲與美國華爾街各自站隊?

港股「BNB微策略」誕生!華興資本聯手YZi Labs,投資1億美元建立BNB金庫

最新文章

同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