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貨幣市場 > USDT、USDC在港無憂?吳文謙律師澄清香港穩定幣法案「四大誤解」

USDT、USDC在港無憂?吳文謙律師澄清香港穩定幣法案「四大誤解」

2025/08/08 6

香港《穩定幣條例》8 月 1 日生效,其嚴格的監管要求在近期引發了市場熱議與質疑。資深合規律師吳文謙接受《吳說區塊鏈》專訪,深入解析了法案的細節,並澄清了外界對 USDT、USDC 流通及 KYC 要求的誤解。(前情提要:香港《穩定幣條例》開跑,USDT與USDC不合法了?)(背景補充:香港穩定幣法案出爐:持幣者需 KYC 引爭議,禁止 DeFi 與隱私協議)

本文目錄

吳文謙:穩定幣條例僅限香港發行或港元掛鉤穩定幣OTC 交易未受限制,散戶參與仍存不確定性KYC 要求並非硬性規定,監管偏好閉環模式金管局權限受限,發行認定需多方考量總結:香港穩定幣監管穩健推進,市場需理性看待

香港《穩定幣條例》於 8 月 1 日正式生效,不過其嚴格的監管要求,例如持幣者需進行身份驗證(KYC)的規定,引發了市場的廣泛討論與質疑。不少人擔憂,該條例可能將會限制 USDT、USDC 等主流穩定幣在香港的流通,甚至影響場外交易(OTC)市場及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態的發展。

對此背景,《吳說區塊鏈》近期邀請了香港資深合規律師吳文謙,針對新生效的穩定幣法案細節進行了深入解析,並澄清了市場的諸多誤解,動區下文為讀者帶來詳細整理。

吳文謙:穩定幣條例僅限香港發行或港元掛鉤穩定幣

吳文謙指出,市場對《穩定幣條例》的最大誤解之一,是認為 USDT、USDC 等境外穩定幣將在香港被禁止使用。他強調,該條例僅監管在香港發行的穩定幣,或與港元掛鉤以維持穩定價值的穩定幣。USDT 和 USDC 均非香港發行,且不以港元計價,因此不在監管範圍內,無需申請香港牌照。

這意味著,這些主流穩定幣在香港的合法地位不受影響,市場不必過分擔憂其流通受限。

OTC 交易未受限制,散戶參與仍存不確定性

針對外界關於 USDT、USDC 在香港交易被禁的傳言,吳文謙進一步澄清,條例規範的是穩定幣的「發行」(即首次上鏈或「鑄造」),而非買賣行為。因此,USDT、USDC 在香港的 OTC 市場交易並不受新法約束。例如,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 HashKey 目前仍支持 USDT 交易。

然而,吳文謙提醒,未來 OTC 交易可能將會面臨專門的監管,但目前尚未確定最終是由海關還是證監會負責。尤其對於散戶能否交易 USDT、USDC,監管層目前持保守態度,若禁止散戶參與,可能削弱香港作為國際加密金融中心的地位。

KYC 要求並非硬性規定,監管偏好閉環模式

關於持幣者必須完成 KYC 的爭議,吳文謙表示,條例條文並未明確要求所有持幣者進行身份驗證,但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在牌照審批中傾向於認可閉環、可控的業務模式。

例如,京東若發行穩定幣並要求用戶在平台實名認證,這樣的模式更加容易獲得批准。而涉及匿名交易的 DeFi 模式則難以通過審批。他強調,監管機構會根據申請者的業務模式判斷其反洗錢能力,並間接推高 KYC 要求,顯示出香港對合規的嚴格把控。

金管局權限受限,發行認定需多方考量

吳文謙還駁斥了金管局可任意認定穩定幣發行的說法,指出其權限需遵循法定程序,包括公告及反對期,確保監管不越權。

此外,是否構成「香港發行」也將取決於多項因素,如管理團隊是否在港、公司註冊地、儲備資產是否以港元計價並存於香港銀行等。這些標準將為穩定幣項目的合規性提供清晰指引,以避免市場對監管範圍的過度猜測。

總結:香港穩定幣監管穩健推進,市場需理性看待

吳文謙的解讀為市場提供了相對權威的法律視角,他最後提醒,去中心化與合規穩定幣是兩條平行路徑,香港市場規模有限,必須把想像力轉化為具體投資與應用,才能在國際加密競爭中留下位置。

清晰且連續的監管邏輯,讓香港有機會在全球穩定幣競爭中扮演重要的「合規樞紐」。面對未來挑戰,持續釐清誤解、穩步推進牌照制度,將是香港在日益變動的市場中維持信譽與吸引力的關鍵。

📍相關報導📍

彭博觀點:香港計程車示範了「穩定幣日常生活」完美案例

直擊香港穩定幣政策落地,你只需要知道這些就夠了

香港《穩定幣條例》全解讀:從定義、監管架構、申請資格到市場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