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加密老媽」之稱的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委員 Hester Peirce,在《The Gwart Show》受訪時表示:凡是倚賴中心化排序器的 Layer 2 區塊鏈,都可能觸及「交易所」定義,因此必須完成 SEC 註冊並遵守相關規範。這番談話為高速成長的 L2 生態投下震撼彈,也讓效率與去中心化的拉鋸再次被推向討論的焦點。
NEW GWART SHOW W/ SEC Commissioner @HesterPeirce “You're buying rights to a treasury controlled by three guys in their basement”
⚡ Why code is code ⚡ Why most tokens aren't securities⚡ The registration trap ⚡ Meme coins = unregulated gambling
Presented by @Ellipsis_Labs pic.twitter.com/vwKMWUTLrM
— Blockspace Media (@blockspacepod) September 7, 2025
功能重於名目:SEC 劃線邏輯
Peirce 說明,這一判斷的關鍵不在技術標籤,而是實際功能。若單一營運方掌握撮合引擎,就與傳統交易所相去不遠。她直言:
「如果你有一個由單一實體控制所有組件的撮合引擎,那麼它就非常像一個交易所。」
這意味著,只要存在可被問責的中心化營運者,SEC 就可能要求其註冊,無論程式碼多先進。
效率對上合規:中心化排序器的兩難
多數 L2 採用中心化排序器,是為處理最大可提取價值(MEV)引發的搶跑與三明治攻擊,藉此提升交易序列公平性與網路吞吐量。然而,把決策權交給單一節點雖能加快速度,也同步放大了監管風險。
Peirce 表示,SEC 對 MEV 本身暫不插手,但對因應 MEV 而產生的中心化實體將保持密切關注。簡言之,業者得在「快速且受控」與「慢一點但去中心化」之間做出選擇。
面對新壓力,L2 項目有兩條路。第一,接受監管,把營運公司註冊為交易所;第二,拆解單點控制,轉向多簽、去中心化排序網路或信任最小化排序器。
投資與產業下一步
隨著代幣化證券加速上鏈,L2 合規壓力只會增加。對開發團隊而言,當務之急是檢視架構,把監管成本納入產品迭代當中。對投資人來說,評估一條 L2 是否擁有明確的去中心化排序時間表與合法策略,將成為不可忽略的風險指標。Peirce 的一句警示,既是行業當頭棒喝,也透露出了未來的方向:只有在創新與監管之間找到穩固平衡,L2 才能真正走入主流金融版圖。
📍相關報導📍
徐明星:OKX 日本分部獲 FSA 全面監管許可,已躋身日本前三大交易所
娛樂即交易 vs. 萬物代幣化,監管如何應對「注意力賭場」?
與非洲百位銀行家、監管對話後,我看到的非洲穩定幣現實與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