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法規 > SEC 開槍!暫停加密儲備公司 QMMM、SDM 股票交易:涉價格操縱與炒作

SEC 開槍!暫停加密儲備公司 QMMM、SDM 股票交易:涉價格操縱與炒作

2025/10/02 5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 29 日深夜拋出重拳,宣布即刻暫停 QMMM Holdings Ltd. 的交易至 10 月 10 日晚間 11 點 59 分。這家總部位於香港、透過開曼架構在那斯達克掛牌的數位媒體公司,三週前高調宣告要打造高達 1 億美元的「多元化加密貨幣財政庫」,股價隨即從谷底飛漲近 10 倍,成為社群熱議的下一檔「迷因股」。

然而,SEC 在聲明中點名「不明人士」於社群平台煽動買盤,懷疑價格遭操縱,導致這場狂歡戛然而止。

暴衝的股價與瞬間冰封的交易

QMMM 於 9 月 9 日公布加密計畫後,股價由不足 12 美元一路竄升至 9 月 27 日的 119.40 美元高點,累計漲幅逼近 1 000%,充分體現投資人對「區塊鏈+人工智慧」敘事的想像。

這次 SEC 緊急命令把暴漲畫下休止符,理由直指社群平台存在「推薦買入」貼文,足以影響價格。SEC 正式文件強調:

「不明人士」推薦買入 QMMM 可能操縱股價。

這句簡短警告,透露監管單位對散戶社群與資本市場互動的高度戒心,也向全市場示範:只要懷疑有人借社群放大炒作,加密概念股也不例外,隨時會被拉下交易開關。

「加密財政庫」是機會也是陷阱

「加密財政庫」是指企業把一部分資金轉為比特幣 (BTC)、以太坊 (ETH)、Solana (SOL) 等主流代幣,企圖同時抓取增值與品牌光環。2025 年,這股風潮席捲各產業,部分公司確實因而獲得估值紅利。不過 QMMM 的財報顯示營收薄弱、長期虧損,本業難以支撐突然飆升的市值。

當股價與基本面脫節,社群熱度就可能演變成泡沫。QMMM 成為最鮮明的示警案例:只靠一紙新聞稿就把數位媒體公司包裝成「鏈上富豪」,終究撐不過監管與市場理性回歸的壓力。

另一個鏡像:Smart Digital Group 的反向劇本

同一天遭 SEC 停牌的還有 Smart Digital Group Ltd.。這家公司同樣宣布建立針對 BTC、ETH 的加密資產池,但股價走勢卻與 QMMM 形成鏡像,大跌約 86%。

原因在於公告欠缺資金規模、資產配置等關鍵細節,投資人無從評估可行性,只能用腳投票。SEC 將兩起案件一起凍結,顯示監管視野已從個別公司擴大到整個「加密財政庫」熱潮,社群媒體與零售投資者之間的化學反應被列為風險源頭。

這次 QMMM 與 Smart Digital Group 的雙重停牌,為 2025 年企業熱衷「加密財政庫」灑下冷水,也再次提醒市場:加密資產雖能提供成長想像,但若缺乏透明度與實質營收支撐,就只是易碎的泡沫。

📍相關報導📍

股價不振、購買力衰退:加密貨幣財庫模式已近終局?

OpenSea宣布啟動「NFT儲備財庫」,買入CryptoPunk #5273保護數位資產文化

加密財庫熱潮:治理創新還是下一場資本收割?

最新文章

同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