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出台鋼鐵保護新政策,欲拯救危機產業
為應對外國廉價鋼鐵傾銷與全球產能過剩的雙重威脅,歐盟執委會於2025年10月初提議修訂鋼鐵關稅配額,以取代現行的鋼鐵防衛措施。希望透過大幅提高貿易壁壘,振興歐洲鋼鐵產業,同時保障數十萬個就業機會。
雙重貿易壁壘
該提案核心措施在於建立雙重貿易壁壘。其一,大幅削減免關稅進口配額47%,將關稅配額量降至1830萬公噸,以直接縮小低價鋼鐵的市場空間。其二,針對超額進口之鋼鐵,加倍提高關稅至50%。
此高關稅旨在反制因美國實施類似措施而轉向歐洲市場的過剩產能。歐盟貿易執委Maros Sefcovic強調,此措施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範,允許會員國在特定情況下採取保護行動。該提案尚待歐洲議會與部長理事會批准,各界期盼此案能迅速通過並於2026年初生效。
歐洲鋼鐵產業現狀
雖然是全球第三大生產中心,但自2007年以來,規模持續萎縮,共減少6500萬公噸的產能和約9萬5000個工作崗位。此外,其利用率遠低於損益平衡點;工廠需維持約八成利用率才能獲利,而2024年的平均僅67%,導致普遍虧損。
廉價進口衝擊尤為嚴峻,占據了三成市場需求,使本土產品受排擠,引發連鎖性工廠倒閉和大規模裁員。在2024年中已削減1200萬公噸之能力並宣布裁員1萬8000人,包括德國ThyssenKrupp及芬蘭Outokumpu等大型企業也相繼宣佈裁員計畫,可見前景黯淡。
比利時钢铁产业现状
比利时作为欧洲第五大的生产国,其处境堪称欧洲困境缩影,当地业者对欧盟新提案抱持审慎乐观态度,比利时钢铁联合会(Steelbel)预期进口限制将促使产量增长15%,并强调已备妥增产计划。
然而,不同企业所受影响各异,如ArcelorMittal因产品高值化冲击较小,其挑战反而是去碳化转型;Aperam集团则可直接受益于关税保护,对抗中国不锈钢进口。而部分已停工中小型业者如Thy-Marcinelle虽视为甘霖但恐为时已晚。此外具出口能力企业如Industeel对全球保护主义抬头持保留态度,并强调创新方为维持长期获利关键。
超越关税:产业存续未来战役
钢铁产业视欧盟执委会提出之关税壁垒,为确保生存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领袖指出恢复长远获利尚须克服三项挑战:高昂二氧化碳排放成本、飞涨能源价格以及废铁原料供应稳定性。因此业者准备将焦点转向行政部门展开下一阶段政策倡议。当务之急即将全面实施“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亟需釐清实施细则以确保不致构成营运劣势。(资料来源:经济部国际贸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