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貨幣資訊 > 上市醫療公司 KindlyMD 完成 2 億美元可轉債:將用於加倉比特幣,股價不漲反跌

上市醫療公司 KindlyMD 完成 2 億美元可轉債:將用於加倉比特幣,股價不漲反跌

2025/08/20 4

納斯達克上市公司 KindlyMD 以 2 億美元可轉債擴大比特幣庫存。
(前情提要:回顧2021 牛市頂點,那些頂流加密大 V 的狂言與清醒 )
(背景補充:牛市暫歇,篩選 2025 年潛力山寨幣的四大關鍵 )

納斯達克掛牌,整合型醫療科技公司 KindlyMD 本週一宣佈已完成 2 億美元可轉債融資,加速將比特幣納入資產負債表。

0% 到 6%:可轉債條款與風險平衡

此次 2 億美元可轉債前兩年零利率,第三年起利息 6%,2028 年到期。KindlyMD 以兩倍本金、約 4 億美元的比特幣作為抵押,降低貸方疑慮。

貸方 YA II PN, Ltd. 可在任何時點以每股 2.8 美元轉換為股票,但此舉等同把潛在稀釋風險推給未來股價。消息公布後,KindlyMD 股價 18 日回落 12%,顯示市場對比特幣波動及股權稀釋「先打折、再觀察」。

然而相較一次性發股,可轉債讓公司先拿到現金、晚點再面對稀釋,現金流與股東結構兩頭兼顧,是近年加密圈常見的募資路徑。

從醫療數據到「比特幣庫藏股」

KindlyMD 的轉型始於與比特幣投資公司 Nakamoto Holdings 的合併。後者創辦人 David Bailey 曾任美國前總統川普的加密政策顧問,對產業法規動態十分熟悉。

合併後,新公司股票代號為 NAKA,並同步完成 5.4 億美元 PIPE 融資,明確把比特幣列為核心資產。Bailey 更公開喊出:

「我們目標是十年內累積 100 萬枚比特幣。」

從資本市場的角度看,KindlyMD 不是孤例,卻是趨勢的放大鏡:在通膨與資本成本高企的環境裡,企業正用更激進的方式尋找高 beta 資產。KindlyMD 能否在大浪中穩健航行,將成為判斷「比特幣進入企業財報」是否邁向常態化的觀察點之一。

📍相關報導📍

ChatGPT深度解析:8月山寨幣牛市來臨前 誰是下一批潛力幣?

五大指標揭示:比特幣遠未見頂,山寨牛市尚未開始——我親歷四輪週期後的判斷

V神喊「以太坊牛市來了」,配合行銷公司展現罕見幽默….;社群評價兩極

最新文章

同类文章